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30 16:48:19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福建
全球贸易战下,黄金是最佳避险资产吗?

#配低费黄金#+打卡第10天+站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节点,我仍然坚定地认为,自己去年底开始定投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的决定是明智的。当看到手机推送的新闻说中国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金时,我正坐在阳台上翻看着基金账户的收益曲线——那条曲折向上的线条,就像当前世界局势的缩影,每一次回撤都是新的蓄力。


全球贸易战的硝烟已经弥漫到每个投资者的鼻尖。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像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中国、欧盟的反制措施让国际贸易的齿轮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这种时候,各国央行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黄金。数据显示,全球央行去年净购金量突破千吨大关,而中国央行在暂停增持半年后,从去年11月起又开启了连续增持模式。这种战略性的动作背后,是各国对美元体系信任的微妙变化。记得去年参加投资沙龙时,有位基金经理说过:“当纸币的信用开始摇晃,人们会本能地抓紧黄金这根扶手。”现在想来,这句话在贸易战2.0的背景下愈发显得深刻。


俄乌战场传来的每一声炮响,都在强化着黄金的避险属性。去年春天基辅郊外的硝烟还没散尽,中东局势又给全球市场投下新的阴影。这些地缘冲突像接力赛般此起彼伏,推动着金价在震荡中不断刷新高点。有朋友问我:“现在金价已经站在历史高位,不怕回调吗?”我总会翻开手机里的行情图给他看:2024年11月当金价从2070美元回调到1950美元时,多少人以为牛市终结,结果短短三个月后又冲上了2200美元。这种韧性,正是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魅力所在。


更让我安心的是,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展现出的专业运作能力。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0.5%的管理费,它0.15%的超低费率相当于每年多送投资者0.35%的收益。在复利效应下,这种细微的差距十年后可能就是两位数的收益差异。基金经理赵栩团队对现货黄金价格的跟踪误差始终控制在0.3%以内,这种精准度在去年四季度金价剧烈波动时显得尤为重要——当市场情绪导致期货价格短暂背离现货时,他们的调仓策略完美规避了非理性波动带来的损耗。


看着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CPI数据依旧在3%上方徘徊,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连传统股神巴菲特都开始配置黄金资产。美联储在通胀和衰退之间的走钢丝游戏,让实际利率长期在负值区间徘徊。这种情况下,黄金的抗通胀属性就像防弹衣般重要。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供应链重构带来的成本上升具有长期性,这意味着通胀可能不是暂时现象,而是未来数年的新常态。工银瑞信的研究团队测算过,当投资组合中黄金配置比例提升5%,整体波动率能下降1.2个百分点,这在当前股债双杀频现的市场里,无疑是压舱石般的存在。


当然,我也注意到短期市场的杂音。有些分析认为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还有些担忧央行购金速度放缓。但翻开历史数据就会发现,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占比仅5.5%,远低于欧美国家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增持空间依然广阔。而每次由避险情绪引发的短期调整,其实都是难得的黄金坑。就像今年3月美国突然加征钢铁关税导致金价急跌时,我毫不犹豫地进行了加仓,现在看来这个决策让我的持仓成本降低了整整3个百分点。


站在自家书房窗前,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我突然想起十年前父母那辈人抢购黄金首饰的场景。如今的我们幸运得多,通过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既能享受金价上涨的红利,又免去了保管实物黄金的烦恼。当贸易战的关税清单越拉越长,当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不断“去美元化”,当地缘冲突的阴影挥之不去,我们普通投资者能做的,或许就是握紧手中的黄金筹码——这不仅是对抗通胀的盾牌,更是在乱世中守护财富的诺亚方舟。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