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低费黄金#+打卡第8天+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最近打开新闻总能看到各种“大事件”轮番上演: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靴子刚落地,欧盟的反制措施又上了热搜,贸易战2.0的火药味隔着太平洋都能闻到。俄乌边境的硝烟还没散尽,中东局势又时不时冒出火星子,更别提美国通胀数据像被粘在高压锅上,怎么都降不下来。这种时候,我反而更坚定地拿着手里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的份额,因为越是在这种全球市场剧烈晃动的时刻,黄金这艘船的压舱石作用就越明显。
记得去年底央行暂停增持黄金时,市场上还有些声音说“黄金牛市到头了”。但今年开春后,中国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出手增持,累计买了近50吨,这就像给市场打了强心剂——毕竟历史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的每次央行购金潮都伴随着金价40%以上的涨幅。更让我安心的是,现在全球央行都在偷偷囤黄金,去年买得最凶的新加坡、波兰和中国,加起来就搬走了上千吨金砖,这种集体行动背后是大家对美元体系的深层焦虑:疫情时美国狂印钞票,俄乌冲突后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谁不怕自己手里的美债变成废纸?黄金作为唯一没有对手风险的“硬通货”,自然成了各国央行的保险柜。
最近金价确实有些波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消息出来时,黄金也跟着其他资产往下掉过一波。但仔细想想,这反而创造了更好的入场机会。贸易战推高全球通胀已是板上钉钉,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欧盟对光伏产品设限,这些都会让制造业成本节节攀升。去年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现在海运价格又因为红海危机涨了三倍,这些传导到消费端就是物价持续高烧,而黄金的抗通胀属性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更妙的是,黄金这次还玩起了“左右逢源”:经济差的时候靠避险属性上涨,经济好的时候又能跟着实物需求走强,毕竟印度大妈和中国90后买金饰的热情可从来没消退过。
说到具体投资工具,我选择工银瑞信黄金ETF联接基金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去年研究了大半个月,发现这基金的管理费才0.15%,比同类产品便宜近一半,长期持有相当于每年白赚0.4%的收益。而且它跟踪的是伦敦金现价,今年前四个月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比我自己炒纸黄金稳当多了。最近看他们的基金经理直播,提到现在配置黄金还有个隐藏好处——A股还在3000点晃悠,债市收益率又低得可怜,黄金在资产组合里加个5%,整个波动率能降1.2个百分点,这可比单纯买股票基金安心多了。
当然,我也不是盲目乐观。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反反复复,确实会让金价短期坐过山车。但拉长到三年周期来看,美国政府的债务雪球已经滚到35万亿美元,每年光利息就要吃掉财政收入的20%,这种局面下美元信用只会越来越皱巴。反观黄金,全球已探明储量只够再挖20年,而中国、印度这些新兴市场的中产阶层还在以每年千万级的速度膨胀,这种供需剪刀差才是支撑金价的底层逻辑。就像工银瑞信在最新报告里说的,现在买黄金不是赌明天涨跌,而是给未来五年的资产配置买份“灾难保险”,毕竟在逆全球化的大潮里,我们普通投资者能抓住的确定性机会实在不多了。
握着这份基金对账单,我常想起2020年疫情刚爆发时黄金的疯狂走势。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当贸易战的关税清单越来越长,当各国央行的金库越堆越高,当地缘冲突的黑天鹅时不时扑棱翅膀,黄金的光芒反而会在混乱中更加耀眼。短期市场的颠簸,不过是长期趋势里的小浪花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