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5 11:10:32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西
#配低费黄金#打卡第19天,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呈现"新兴市场主导、战略需求强

#配低费黄金#打卡第19天, 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呈现"新兴市场主导、战略需求强化"的特征。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1月全球央行净购金18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为主要买家,而俄罗斯、约旦则小幅减持。这种分化背后有两大逻辑:

1. 去美元化进程加速: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占比仅5.5%,远低于全球平均的15%,增持空间巨大。央行购金不仅是对冲美元贬值风险,更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举措。

2.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美国新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战"担忧,各国央行通过增持黄金增强主权信用。例如印度民间黄金持有量达2.5万吨,超过全球十大央行储备总和,反映出市场对法定货币的信任危机。

这种趋势在2025年进一步强化。中国央行3月增持黄金9万盎司,连续五个月增持,显示出"逆周期配置"的特征。世界黄金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将突破1000吨,创历史新高。


【从供需基本面看,黄金市场正面临"供应瓶颈"与"需求激增"的双重压力】

1. 供应端受限:全球黄金地下储量仅剩20%,2025年矿产金产量预计维持在3000吨低速增长,边际生产成本升至1500美元/盎司。新矿投产周期长达5-7年,短期难以放量。

2. 需求端扩张:除央行购金外,亚洲私人部门投资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金条金币消费同比增长46.02%,印度民间黄金持有量达2.5万吨,均显示出强劲的实物需求。这种供需矛盾在2025年可能进一步激化。中信建投指出,黄金定价逻辑已从"美元-利率"框架转向"央行购金主导",传统的供需分析需加入"主权风险溢价"因子。

$工银黄金ETF联接E$ :低成本参与黄金牛市的利器】管理费+托管费,为同类最低一档,且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黄金投资优势一下三点:

1. 抗通胀属性:过去十年,上海AU9999累计涨幅160.55%,年化收益率10.34%,显著跑赢沪深300的4.52%。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黄金的抗通胀功能将更加突出。

2. 风险分散:黄金与股票、债券的相关性较低。申万宏源研究显示,2022-2025年黄金与A股的相关性降至0.05,与10年期国债的负相关性升至-0.94。在投资组合中加入10%黄金,可将夏普比率提升15%-20%。

3. 危机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时,黄金往往逆势上涨。例如2025年3月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恐慌,黄金ETF周流入量创三年新高,而同期美股下跌5.2%。


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

1. 长期配置策略:采用"定期定额"方式,每月固定金额投资工银黄金ETF联接E,平滑市场波动。例如每月投资1000元,5年后若黄金年化收益8%,累计本金加收益可达6.8万元。

2. 短期交易策略:关注技术面关键点位。当前黄金价格在3000美元附近震荡,下方支撑位2970美元,上方压力位3015美元。可设置"跌破2950止损、突破3050加仓"的交易计划。

3. 风险控制:黄金价格短期波动较大,建议持仓不超过总资产的20%。若金价单日跌幅超过3%,可适度减仓规避风险。


结语:黄金的结构性牛市远未结束

2025年黄金市场正处于"央行购金+地缘风险+去美元化"的三重驱动周期。工银黄金ETF联接E凭借其费率优势和流动性便利,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参与黄金牛市的理想通道。无论是长期资产配置还是短期波段操作,该基金都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发挥独特价值。正如世界黄金协会所言,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回归,其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将持续提升。@工银瑞信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