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自选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 $中欧中证A50指数C$ $中欧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发起C$ $中欧中证全指软件开发指数发起C$$中欧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发起C$
我选择关注$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 主要基于以下择基策略与机器人板块观点:
一、择基策略
1. 指数化布局与行业聚焦
该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企业(如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等权重股),避免个股波动风险,同时享受行业整体成长红利。作为被动指数基金,其低管理成本、高透明度特点符合当前市场对人工智能推理应用商业化阶段的配置需求。
2. 超额收益与业绩韧性
尽管短期受市场调整影响,但中长期表现稳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增长25.17%,跑赢同类平均18.77%,体现基金经理宋巍巍在跟踪误差控制与行业Beta捕捉上的能力。
3. 中欧指数产品线优势
中欧基金在科技类指数布局较早(如2024年新增机器人、芯片等细分赛道),且指数家族覆盖科技、医药等多元策略,为组合提供分散化配置基础。
二、机器人板块观点
1. 产业趋势:从主题投资到业绩兑现
技术迭代加速: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技术突破(如具身智能、成本下降)推动应用场景扩散。
政策与需求共振:国常会定调稳定科技股信心,叠加制造业升级与“机器人+”民生应用拓展,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2. 投资逻辑与风险关注
长期价值凸显:国内产业链凭借成本优势与多元场景落地能力,2025年或进入盈利兑现阶段,建议关注滚珠丝杠等核心环节。
短期波动风险:部分创投资本退出可能引发情绪扰动,且技术瓶颈(如运动控制、感知交互)仍需时间突破,需警惕阶段性回调。
选择该基金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指数化工具精准布局机器人赛道,平衡行业Beta收益与中欧的主动管理能力;板块层面,长期看好人形机器人从“0到1”的量产突破与“1到N”的场景扩散,但需关注技术落地节奏与市场情绪波动,保持定投或分批建仓策略为宜。 @中欧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