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升级「新风口」:人形机器人火出圈
你以为产业升级还在玩「新能源汽车」那套?错!2025年4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在北京刷屏,20多台钢铁「跑者」在赛道上摔得人仰马翻,再次捧红了一个万亿级新赛道——人形机器人。数据显示,到2027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元。
这场「人机共跑」的闹剧,恰是产业升级的缩影:当AI大模型赋予机器人「大脑」,精密减速器让关节灵活如人类,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医院甚至家庭。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未来十年,能替代人类做『脏活累活』的,不是外卖小哥,而是这些会跑会跳的钢铁侠。」
二、政策+资本双轮驱动:人形机器人为何是「必选项」?
1. 政策「开绿灯」
2023年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同时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国家同时推动制定《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等团体标准,规范技术等级(L1-L4)和智能化阶段(G1-G5)。
2. 资本「抢赛道」
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额暴增,数十家企业入局。连小米、优必选这样的巨头都扎堆成立创新中心,研发「会打太极、能弹吉他」的机器人。
三、同泰产业升级基金:小而美的「人形机器人猎手」
面对万亿市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布局?答案是——同泰产业升级基金。该基金主要聚焦符合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科技进步过程中受益的行业。在2025年一季度聚焦于高科技和大金融等方向。券商和金融科技牛市旗手的角色被反复验证过,叠加人工智能的赋能,未来金融科技领域会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重要方向。另外,一季度我们也重点关注了人形机器人等AI应用方向,因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然明晰,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行业或即将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3月因科技板块面临过热和调整压力,短期在大金融板块内部做了切换配置了部分银行,因银行板块低估值和高股息的特性,会吸引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且历史复盘,在每一轮行情见顶或下跌过程中,银行板块具备非常明显的抗跌属性。
这只「弹性大、小而美」的基金,正以独特的「三大法宝」抢占先机:
1. 弹性大:灵活捕捉技术迭代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算法、精密制造、电池能源等上百个细分领域。同泰基金采用「动态调仓」策略,既能抓住减速器国产化率的机会,也能布局高能量密度电池等「卡脖子」技术。
2. 小而美:船小好调头
相比百亿级基金,同泰产业升级基金规模适中,更能精准切入「专精特新」企业。例如,当某核心部件厂商因技术突破股价暴涨时,基金可快速加仓;而当行业出现短期波动,又能灵活减仓避险。
3. 专注人形机器人:拒绝「广撒网」
同泰产业升级基金深度绑定人形机器人赛道。从「大脑」(AI大模型)到「肢体」(精密关节),从「小脑」(运动控制)到「能源」(长续航电池),只为挖掘「下一个特斯拉Optimus」。
四、风险提示:投资人形机器人的「三不原则」
1. 不追热点:短期技术瓶颈可能导致股价波动。
2. 不盲目跟风:需警惕「概念炒作」,优先选择有量产能力的企业。
3. 不all in:建议搭配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分散风险。
五、后市展望:政策撑腰,科技突围
展望后市,虽近期市场受美国关税影响出现扰动,但政策已确定转向,且过往每一轮行情都是在犹豫中向上,我们对后市依然持乐观态度。方向上主要聚焦符合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及科技进步过程中受益的行业,持续挖掘可能形成产业大趋势的科技细分,如产业趋势已明晰的人形机器人方向,以及可能被人工智能颠覆的各行各业,持续跟踪人工智能落地的应用领域。
产业升级的本质,是用新技术重构生产力。当人形机器人从「跑马拉松」走向「下车间」,当AI从「实验室」走进「银行柜台」,谁能率先卡位核心环节,谁就能享受时代红利。同泰产业升级基金,正是这样一只「小而美」的「弹性猎手」——它不追逐短期热点,却能在技术变革中捕捉确定性机会。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A$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 #上证指数# #英伟达H20遭限购!中国芯圈能否突围?#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刷屏!冠亚季军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