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4 11:26:59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浙江
波动加剧增强配置,港股通央企红利值得关注!

2024年9.24以来,在政策利好和资金回流的持续推动下,A股行情回暖,科技成长股热度高涨。于此同时,普通投资者也面临着热点频换、波动加大、潜在增长空间有限等投资难题。

在此市场环境下,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一只“ 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市场波动,又能分享大企业成长红利”的指数——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931233)。它恰好踩中了 “高股息、低估值、强政策支撑” 三大关键词,或能帮助普通投资者提升长期持有体验!

为什么现在要关注 “红利资产”?

01、四季度或是板块切换窗口期

当前权益市场上涨特征为流动性充裕的估值驱动 ,核心驱动力是居民“存款搬家”推动成长风格 占优。在后续 PPI同比负增幅度逐步收敛的过程中,股市或将步入预期修复阶段,顺周期为主的红利板块也有望受益。

历史数据统计发现,四季度或是板块切换窗口期。以申万一级行业为例,2018-2024年期间,前三季度表现前十的行业,四季度有超半数会跌出前十(标绿为后十,标红为前十),而红利这类低波动板块,过往一般能在切换中稳住阵脚。

02、红利资产的长期持有体验更优

如下表所示,自2016年以来,A 股、港股的红利资产,在 “收益、波动、回撤” 三个维度都展现出明显优势:

收益相对更高:港股方面,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年化收益率达 8.65%,超过恒生指数同期数据(6.01%),并在同期跑赢恒生科技(8.13%);A股方面,中证红利指数年化收益率达7.38%,力压沪深300(4.61%)等部分A股宽基指数的同期数据;

波动相对更低: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年化波动率20.53%、中证红利指数17.55%,分别低于恒生指数(22.07%)、沪深300指数(19.03%)等部分市场核心指数的同期数据;

回撤相对更小: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最大回撤– 37.73%,小于恒生指数( - 49.92%)、恒生科技指数(-74.15%)同期数据;中证红利指数最大回撤-27.08%,在A股部分主流指数中抗跌表现相对较优。

从年度正收益情况来看,A 股、港股红利指数在过去十年中有70%以上的年份能实现正收益,相比科技成长的 “大起大落”,红利资产带来了更良好的持有体验。

除了指数本身的优势,当前市场还有两个重要 “推力”,让配置港股通央企红利的时机更合适。

03、多项政策助推,红利行情有望展开

“反内卷” 政策催化:2024年7月以来,“反内卷” 政策从新兴行业扩展到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行业,这和 2016-2017 年供给侧改革相似。回顾当时红利板块行情,随着后续“反内卷”推进,相关板块预期改善+基本面修复有望推动红利行情。

分红环境持续优化:近年来,国务院、证监会多次发文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完善常态化分红机制,高股息投资逻辑愈发顺畅。

长期资金青睐:《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地,险资、社保、养老基金等 “长钱” 持续入市,而红利资产正是这类资金的 “心头好”,后续增量资金可期。

投红利为什么选 “港股”?

如果说红利是一条 “好跑道”,那港股就是这条跑道上 “性价比更高的赛场”—— 情绪面、资金面、股息率三大优势,让港股红利更具性价比。

01、港股趋势已起:情绪+资金双轮驱动

成交活跃度翻倍:今年以来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额达 2552 亿元,较 2023 年接近翻倍;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 10164 亿元,远超历年任一年度全年净流入,资金增配意愿强烈,有力推升港股估值;

投资吸引力抬升:近期人民币资产持续升值,叠加 9 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外资流入港股动力增强,港股投资吸引力或将抬升。

02、港股红利“两大特点”:高股息+低相关

相比A 股红利,港股红利有两个显著特点,使其在资产配置中优势更突出:

股息率相对更高:相较A股,港股通上市公司股息率整体较高。当前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平均股息率达 5.73%,不仅高于港股市场平均(恒生指数 2.91%),也高于 A 股中证红利(4.75%)、中证央企红利(4.37%)。前十大成份股平均股息率更是高达 7.06%,平均股息支付率超 50%。

分散风险效果好:港股通央企红利与 A 股指数的相关性较低,这意味着,如果您的资产配置中A股较多,那么持仓里增加一点港股红利,或能帮助降低组合整体波动。

哪些投资者适合配置港股红利资产?

1、如果您想尝试权益投资,但怕波动大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分股经营较稳健、股息支付率相对较稳定,波动相对较小,适合作为 “进阶理财” 的起点;

2、如果您追求 “复利+分红”,想分享央企成长红利

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重仓大金融、顺周期等典型高股息板块,成分股为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央企,或有助于投资者长期资产增值;

3、如果您已参与A 股且科技股持仓比例较高

配置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既能跨市场、又能跨赛道进行风险对冲,或能帮助您有效分散风险、降低资产波动,从而构建更为均衡的组合。


$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A(OTCFUND|020156)$

$交银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C(OTCFUND|020157)$

$交银创业板50指数A(OTCFUND|007464)$

$交银创业板50指数C(OTCFUND|007465)$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A(OTCFUND|023050)$

$交银上证科创板100指数C(OTCFUND|023051)$

$交银中证A500指数A(OTCFUND|023022)$

$交银中证A500指数C(OTCFUND|023023)$

$交银中证A50指数A(OTCFUND|023052)$

$交银中证A50指数C(OTCFUND|023053)$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人在投资本基金前,需全面认识本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理性判断市场,对投资本基金的意愿、时机、数量等投资行为作出独立决策。投资人根据所持有份额享受基金的收益,但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投资于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成份股(含存托凭证)及备选成份股(含存托凭证)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因投资权益类资产而面临权益类资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个股风险;本基金的特有风险主要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标的指数成分股主题集中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及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的风险;基金合同提前终止风险等;本基金可投资创业板股票,创业板个股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第六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本基金可投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允许买卖的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T+0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A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其他风险揭示请见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部分!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关注本基金特有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或委托管理方保留随时修订标的指数的名称、代码、包括成份券在内的标的指数数据及/或编制方案之权利。除相关指数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或其委托管理方无义务就该等修订事项征求意见或提前书面通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及/或其委托管理方不对该指数的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作出任何承诺,不对因使用该指数所可获取的结果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所提供服务的延迟、中断、缺失、错误及其它故障所导致的标的产品或任何第三方的损害或损失(无论直接或间接、特殊、惩罚性或附随)承担责任(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存在故意或重大过错情形的除外),即使已被告知存在该等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中证及/或委托管理方在任何非中证及/或委托管理方故意或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包括但不限于指数成份券发生停牌、违约或其他负面事件、中证及/或委托管理方就标的指数停止服务等)均不对遭受的任何利益损失、时机损失或商誉损失(无论直接或间接、特殊、惩罚性或附随)承担责任,亦不对标的产品遭受的任何损失(无论直接或间接、特殊、惩罚性或附随)承担责任,即使已被告知存在该等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