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0月,债市先调整后涨,整体情绪有所好转,短债表现整体强于长债,收益率曲线先陡后平。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海外经贸冲突削弱市场风险偏好,债市情绪好转,而后经贸谈判达成初步共识,但债市也在流动性宽松预期下依然坚挺。二是经济基本面仍在修复中、资金面维持相对缓和,央行重启购债、四季度降准降息预期抬升等因素对债市构成支撑。
展望11月,继续看多债市。四季度债市面临的大环境或要好于三季度,利多因素在于:(1)股市上涨斜率可能放缓,对债市的压力或阶段性收敛。(2)基本面依然支持债市收益率下行。(3)债券供给压力减轻。(4)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的条件或已初步具备。货币政策往往相机抉择。央行行长2025年“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近期来看,我们认为,政策利率下调的条件或已初步具备。9月和10月美联储合计降息了50BP,年内还可能再降息25BP,中美利差倒挂明显缓解,人民币汇率由贬值转为小幅升值;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稳步下行,2025年第4季度银行整体计息负债成本率同比降幅或超过30BP,支撑LPR及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7月以来,投资、消费同比增速下滑,信贷需求持续疲软,经济有待继续增长。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在购买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