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最近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跟着市场小调了一波,不少人慌着问“是不是要跌到底了”“现在能进场吗”。其实真不用慌,这波回调根本不是行情结束,反而更像给想布局的人递了个“上车请柬”,估值够低、底子够硬,加上利好还在,这会儿关注反而时机刚好。
截至10月底,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市盈率才25.72倍,处于近五年37%左右的分位,比纳斯达克科技指数折价快50%,跟恒生科技比也低了不少 。简单说就是,现在的价格对应它的盈利能力,性价比已经很突出了。而且这波回调主要是市场短期情绪带动的,指数的核心资产根本没出问题,前十大成分股里的腾讯、阿里、中芯国际这些龙头,业绩还在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占比都比行业均值高5个百分点 ,基本面扎实得很。
再看这指数的“硬底子”,可不是普通科技指数能比的。它最聪明的地方是“行业布局够全”,相当于“恒生科技+恒生医疗”的组合——既有互联网、半导体这些科技主力板块,还加了生物科技这层“buff”。2025年创新药政策松绑,它立马就吃到了红利;现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它的半导体权重又及时提升,完全踩准了政策和产业的节奏 。更妙的是权重设计,个股权重上限提到15%,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7%,既能靠腾讯、阿里这些龙头扛住波动,又能让中芯国际这类硬科技公司的上涨弹性充分释放。之前AI大模型商用落地那波,指数里的中小盘科技股率先爆发,直接带动指数跑赢恒生科技一大截,这就是“集中+弹性”的优势。
还有个隐藏底气:资金端的支撑越来越稳。这指数的成分股全是港股通标的,能直接接住南向资金的“活水”,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都超1.17万亿港元了,科技板块占比就有30% 。现在美联储又在降息,国际资本也在往港股回流,内外资金一合力,流动性根本不愁。跟踪这指数的ETF规模都突破300亿了,成为最大的港股科技ETF,这都是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的票 。
可能有人会怕“回调没底”,但看看机构的操作就有数了。不少专业玩家都在“逆向布局”,趁着回调加仓,毕竟接下来的利好牌还有不少: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强化降息预期,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概率会加码新质生产力政策,这些都能给科技板块添动力 。而且AI产业正从研发往应用端走,半导体、智能驾驶这些赛道的业绩兑现期越来越近,国证港股通科技刚好覆盖了这些核心领域,后续增长动力很足。
给普通投资者支个招,这会儿布局不用急着“梭哈”。可以学专业人士搞“定投+补仓”:每周或每月固定投一笔,摊平成本;要是指数再跌5%就追加仓位,把现金储备慢慢用出去 。选跟踪这指数的ETF就挺方便,比如$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能一键打包所有核心资产,还能省掉自己研究个股的麻烦。
国证港股通科技这波回调,就像好东西在打折,估值便宜、行业够全、资金在托底,还有政策和产业趋势当“后盾”。科技行情从来不是直线涨,回调正是捡筹码的机会。要是想布局港股科技,又怕踩单一板块的坑,这波调整真可以多盯两眼,毕竟底子好的资产,跌下来都是机会。@工银瑞信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