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国庆放假期间,我看了不少基金经理访谈和半年报,其中一位的观点让我深有感触:投资港股的核心逻辑有两条——一是投资A股没有的优质稀缺标的;二是当两地都有上市时,选择港股性价比更高的那个。这道理朴素却深刻,就像当年中国香港代购,有的东西独有,有的更便宜。投资港股科技,你买到的其实是“双重机会”:一边是当下的稳健收益,一边是未来的增长潜力。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聊聊为什么我对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代码019933,C类代码019934)情有独钟。
投资港股科技绝非空谈。这里汇聚了A股难觅的中国顶尖互联网巨头、AI大模型公司、新能源车名片、创新药企和芯片龙头,代表着中国科技的前沿力量。当前正是布局良机:恒生科技指数PE仅22倍左右,远低于美股同类和A股科创50,简直是“捡便宜”。这背后有坚实支撑:海外流动性改善、政策利好持续、企业研发创新拓宽盈利边界,三重利好叠加,配置价值凸显。
这“双重机会”具体看:当下,投资的是根基深厚、商业模式成熟、盈利能力强的平台巨头,如腾讯、阿里,它们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正享受经济复苏红利,抗风险能力强。未来,则押注AI应用落地、创新药突破、半导体国产化和智能硬件出海。像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百济神州这样的企业,是连接技术与用户的桥梁,在全球AI创新和硬科技领域卡位完善。AI浪潮远未结束,中国公司借助AI讲出新成长故事的空间巨大,港股科技估值才刚刚回到合理水平下缘。
为什么特别关注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类代码019933,C类代码019934)?因为它跟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设计精妙,它是从中国香港交易所精挑细选出30只流动性好、市值大的科技领域核心公司组成的。说白了,这就是港股通里面科技龙头公司的“精华版”,最能代表港股新经济核心资产的走势。 更关键的是它的行业覆盖够广、够全!不光有大家熟悉的电子、传媒这些,还特别包含了生物科技这个关键领域。
总之,港股科技投资逻辑扎实——稀缺标的、历史低估值、双重机会(当下与未来)兼备,加上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均衡布局,让工银瑞信这只基金成为好工具。别指望一夜暴富;市场在混沌中前行,AI渗透率还低,生态发展需时间。用周定投慢慢积累,像种树一样,风雨过后,根基深的公司终将迎来重估。坚持定投,就是相信中国科技股的叙事远未结束,未来增长依然亮眼。心动不如行动,不妨从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开始,用闲钱周周投,耐心等待收获季。投资路上,心态稳了,收益自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