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留言第14天,$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木瓜认为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未来行情具有较大的上行潜力。
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PE(TTM)仅22倍,处于近5年13.37%分位;PB(LF)3.15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科技股均值。生物科技板块PE仅18倍,半导体、医药等硬科技细分领域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资金面方面,美联储9月启动降息后,市场预计10月和12月将再各降25个基点,全年累计降息75个基点。港股对美元流动性变化高度敏感,历史上降息周期中科技成长股往往领涨。当前外资已连续六周流入中概科技股,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突破1.09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内外资的共同流入有望推动指数延续升势。
产业发展趋势也带来了有利因素。AI商业化正在加速,如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接入超500家医疗机构,医疗AI渗透率大幅提升;阿里、百度自研芯片逐步替代英伟达H20,国产算力闭环初步形成。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不断突破华为昇腾芯片在云端推理市场市占率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也有所提高。此外,指数涵盖的百济神州等创新药企,随着AI+医疗、基因编辑等技术落地,医药板块有望复制科技股的估值重构路径。
政策支持力度同样不容小觑,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明确支持AI、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香港《财政预算案》加码科技研发补贴,202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目标提升至3.5%,这将推动优质科技企业持续获得资源倾斜,有利于指数成分股的发展。
从指数特性来看,相较于恒生科技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互联网权重降低20%,硬科技权重提升至35%,且单只成分股权重上限15%,避免了单一股票对指数的过度影响,其近1年波动率低3.2个百分点,更适合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