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第17天,在研究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过程中,难免会与恒生科技指数进行对比。今天我从收益率、成分股权重、行业覆盖三个维度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国证港股通科技确实有不少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也正是在近几年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的关键原因。
从收益率来看,截至2025年9月24日的data 最有说服力。今年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涨幅56.85%,恒生科技41.52%,差距超15个百分点;近一年国证港股通科技94.07%,恒生科技70.98%,领先23个百分点;近三年国证港股通科技103.85%,恒生科技76.15%,优势进一步扩大到27个百分点。这样的长期业绩差距,说明国证港股通科技在把握市场机会、控制风险方面表现更优。
成分股权重的差异是导致收益率差距的重要原因。国证港股通科技前三大成分股腾讯、小米、阿里权重合计超44%,龙头集中度更高;而恒生科技指数前三大成分股阿里、腾讯、网易权重合计不足25%,权重更分散。在科技行业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的当下,集中配置龙头企业能更好地享受行业增长红利。以腾讯为例,今年云业务和视频号的增长带动公司业绩超预期,国证港股通科技因更高的权重占比,能更充分地受益于这一增长。
行业覆盖的全面性是国证港股通科技的另一大优势。恒生科技指数主要覆盖信息技术、通讯服务、可选消费等板块,而国证港股通科技在此基础上,还纳入了12.29%的医疗保健行业。今年以来,创新药企的研发成果不断落地,AI制药技术也在加速突破,医疗保健板块成为港股市场的一大亮点。国证港股通科技对这一板块的覆盖,不仅丰富了投资标的,还能在科技板块波动时,通过医药板块的稳定表现平衡整体风险,提升指数的抗风险能力。
另外,从投资便利性来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均为港股通标的,对内地投资者更友好,无需开通港股账户就能通过相关基金参与投资。而恒生科技指数中部分成分股并非港股通标的,投资门槛相对较高。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