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中秋月圆时,聊聊港股科技的上行底气
2025年10月6日,中秋节。窗外的月光洒在案头,月饼的甜香混着桂花香漫进来,先跟屏幕前的各位道一声: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安康!借着这团圆的好时节,也想和大家聊聊我持续关注的投资方向——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以及对应的优质工具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今天是我的打卡第二天,这份关注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板块逻辑的深度拆解。这段时间不少朋友问我,港股科技经过前期上涨后,节后还能继续走吗?我的答案很明确: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节后大概率会延续震荡上行的态势,背后是三重硬核逻辑在支撑。
首先是流动性的"东风"已至。9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对港股这类对全球流动性敏感的市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前因加息导致的资金抽离压力大幅缓解,全球资金正逐步回流新兴市场,而港股作为中国核心科技资产的离岸窗口,自然成为配置重点。更关键的是,南向资金的持续增配让板块底气更足,这些内地资金的"活水"不断注入,让指数成分股的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其次是估值与业绩的"双击"机会。截至2025年初,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市盈率处于近十年13.63%的历史低位,远低于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分位,安全垫相当厚实。而业绩端同样传来佳音,信息技术行业上半年盈利高速增长,互联网企业在AI赋能下实现效率提升,创新药企也进入成果兑现期,这种"低估值+高成长"的组合,正是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
最后是指数编制规则的先天优势。相比恒生科技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不仅龙头权重更高(单只成分股权重上限15%),还纳入了生物科技板块,行业覆盖更全面。更值得一提的是,其成分股市值中位数约590亿元,这种中小盘特质让指数在AI浪潮等产业升级周期中,对政策红利和技术革新的反应更灵敏,弹性优势显著。
看好板块行情,更要选对配置工具,这也是我重点关注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的原因。作为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产品,它能实现对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一键配置",重仓股涵盖了互联网、消费电子、医疗生物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精准卡位AI、国产替代等核心赛道。
从产品特性来看,C类份额的优势很突出:没有申购费,持有7天以上免收赎回费,仅按日计提0.2%左右的销售服务费,对短期布局或小额定投的投资者来说成本更低。而基金经理赵栩的管理能力更让人放心,他任职回报已达80.46%,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基本面与流动性拐点有着精准判断,其管理的产品规模也印证了市场认可度。
当然,投资总有波动,港股科技板块的震荡属性客观存在,但只要核心逻辑没变,短期调整反而可能是布局良机。就像今晚的月亮,偶尔会被云层遮挡,但终会露出圆满的轮廓。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沉淀思考的时刻。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点,我依然坚定看好港股科技的长期价值,也会继续跟踪这份投资机会。明天打卡继续,也祝大家在赏月品饼之余,都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投资机遇。@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