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第2天, 昨天初步了解了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整体表现,今天我把前十大成分股挨个梳理了一遍,越看越觉得这个指数的“硬实力”不一般,晒出整理的成分股分析笔记截图,和大家深入聊聊。
先看权重最高的腾讯控股(16.41%),作为港股科技的“压舱石”,它的业务布局太全面了。社交基本盘稳固,微信生态持续赋能;游戏业务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新游上线带动流水增长;云业务虽然面临竞争,但凭借技术积累和客户基础,仍保持稳健扩张。今年AI大模型的落地,还让腾讯在办公、内容创作等领域开辟了新场景,这些都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多重动力,把它作为第一大权重股,能给指数带来很强的稳定性。
再看小米集团-W(13.90%),它的成长逻辑越来越清晰。手机业务在高端市场不断突破,全球份额稳步提升;AIoT生态持续完善,电视、智能家居等产品形成协同效应;最关键的是汽车业务,首款车型交付后口碑和销量都超出预期,现在已经开始规划第二款车型,未来很可能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小米这种“手机+AIoT+汽车”的全生态布局,和科技主线高度契合,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里占这么高权重,能很好地捕捉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的联动机会。
阿里巴巴-W(13.82%)也不容忽视。电商业务虽然面临竞争,但通过精细化运营和下沉市场拓展,依然保持增长;云计算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领先,而且积极向海外拓展,东南亚、欧洲市场的订单不断增加;最近阿里在AI领域的投入也很大,大模型在电商推荐、客服等场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效率,还优化了用户体验。随着消费复苏和数字化转型加速,阿里的业绩有望持续回暖,为指数贡献力量。
除了这三大巨头,中芯国际、美团、快手等成分股也各有亮点。中芯国际受益于半导体国产替代,订单充足;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优势持续巩固,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增长;快手的用户粘性不断提升,商业化变现能力越来越强。这些成分股覆盖了半导体、消费互联网、内容平台等多个细分赛道,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格局,也让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