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 我看好$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在复盘过去三个季度经济回升的核心变量后,我对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后续表现充满信心,也明确了2025年最后三个月的投资规划——定投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先说说我对国证港股通科技后续表现的判断。经济回升的三大变量正成为它的上涨“引擎”。政府支出扩张带动“两新”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入的算力基建需求,直接给港股科技里的硬件和云计算板块送去了“大礼包”。就像云计算企业,算力基建的推进意味着它们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业务会迎来持续订单,业绩增长有了实打实的支撑。“抢出口”带来工业产出高增,智能装备等科技细分领域订单回暖,那些做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设备的港股科技企业,订单量上去了,盈利能力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更关键的是人民币资产重估逻辑。港股科技是中资优质成长资产的代表,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一方面吸引外资回流,历史数据表明人民币升值期间,外资普遍流入港股,而且成长风格更占优,港股科技板块肯定会受外资青睐;另一方面,港股科技本身有估值洼地效应,随着资金不断流入,估值修复是大概率事件。再加上10月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科技攻关方向明确,政策红利会持续释放,资金也会跟着政策方向布局,政策和资金形成共振。虽然短期市场可能有波动,但从长期看,技术迭代和政策红利双驱动的行情值得期待,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上涨逻辑很坚实。
基于这样的判断,2025年最后三个月,我打算定投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选择这只基金,是因为它是聚焦港股科技龙头的被动指数产品,能精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让我分享到板块的成长红利。而且它是C类份额,购买费率为0,对于我这种定投的投资者来说,成本上很有优势。
我的定投规划是这样的:首先确定定投金额,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每月拿出固定的一笔资金投入,这样既能强制储蓄,又能通过定投分摊成本,避免一次性投入在短期波动中面临较大风险。然后设定定投频率,选择每月定投,这样可以规律地参与市场,也方便资金管理。在定投过程中,我会持续关注经济数据、政策动向以及港股科技板块的基本面变化,比如相关企业的营收、利润增长情况,行业的技术突破等。如果出现重大的市场变化或者政策调整,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定投金额或频率进行微调,但不会轻易停止定投,因为长期来看,我坚定看好港股科技的发展。
总之,在经济变量、政策红利、资金流向等多重利好下,国证港股通科技的上涨动力充足,我会通过定投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在2025年最后三个月乃至更长期的投资周期里,布局这波由技术和政策驱动的行情,分享港股科技成长的收益。@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