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表现强势的市场主线AI进入到调整阶段,港股科技、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消费电子等其他主线竞逐,不少投资者较为关注调整有一段时间,基本面相对更扎实一些的港股科技,这篇就来深入聊聊港股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以及相关的ETF。
投资“洼地”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相关指数通常有40%上下。之所以称其为“洼地”,主要是跟成长股和科技股的行情表现和基本面来比较的。
年初的时候,是港股科技股的高光时刻,在开年的一波调整后走出强势上涨,不过后续就沉寂不少,风头被抢。尤其是近一段时间A股表现强势,港股更显得相对落寞。
不过在这种强弱转换下,港股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也相对凸显出来:
首先,港股科技股以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行业龙头为主,整体的基本面或许要比A股科技股中依赖细分产业环节的个股更为扎实,互联网龙头的业绩表现也是比较理想的;
其次是相对较低的估值,在A股热门科技股动辄四五十倍乃至百倍PE甚至不看PE的同时,港股科技股的PE水平在30倍左右,横向对比比较低,纵向跟历史水平来对比,也是比较低的,处于底部区间;
最后是同样有想象空间,在投资者情绪高涨的时候确实可能没那么看重基本面和估值,但港股科技股同样不缺乏想象空间,比如说互联网龙头在AI的持续加码投入,AI在应用端搞出名堂,大概率还得靠他们,再比如说创新药可能取得突破、芯片可能取得突破。
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后,资金大概率会流向海外市场。港股作为全球重要的离岸市场,也是重要的潜在承接市场。而此前港股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跟上全球市场上行的步伐,在各国各地区市场频繁新高的背景下,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代表性指数距离历史高点还有不小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洼地”特质凸显。
便捷途径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并不便于直接投资港股,所以投资港股科技股,指数基金尤其是ETF是便捷又好用的途径。
市面上也有比较多表征港股科技股行情走势的指数,关注度比较高的有恒生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在这3大港股科技指数中,更倾向于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国证指数及中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8.29。
理由这张图就能说明,在3大港股科技指数中,国证港股通科技和恒生科技都是30只样本股,数量少于中证港股通科技的50只,样本股少权重更集中;同时单一权重上限方面,恒生科技8%,中证港股通科技10%,国证港股通科技15%,上限越高给到权重股的权重可能就更高。
也就是说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更偏重于龙头股,而且敢于给龙头股更高的权重,这可能是贴合这轮行情特征的,指数权重股通常表现更好。
尤其互联网龙头的整体占比,在同类指数中也非常高,这样对于整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核心标的的覆盖会更加突出。在当前港股市场行情下,这样较高的集中度或有助于投资者实现更好的收益水平。即使在市场面临系统性因素(如流动性收紧)冲击时,优质的科技股也可能受到影响,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质地更优的个股往往在市场反弹过程中展现出更强的修复能力,反弹速度也相对较快,从而有助于投资者在参与港股科技板块投资的同时,间接控制潜在风险。
除此之外,在样本股的选取上,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要求也更严苛一些,要求入选的公司具备互联互通标的资格,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等,主营业务属于科技相关领域,包括互联网、半导体、创新药、智能驾驶等科技前沿领域,且成分股要满足过去两年的营收增速要超过10%,或者是近一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要大于5%。
直接对比各指数的十大权重股(数据来自各指数8月月报),也很直观:
恒生科技指数十大权重股(来源:恒生指数官网。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十大权重股(来源:国证指数官网。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十大权重股(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趁手工具
一般来说,基本面和流动性是影响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的两个核心因素,这两个因素在2024年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拐点,港股市场特别是科技板块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了持续震荡向上的走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5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近一年以来涨幅达94.85%。
从配置角度来看,当前的港股市场,尤其是港股科技方向,估值比较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5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为25.97倍,处于近五年37.59%分位点,估值处于偏低区间。基于基本面逐渐的修复,流动性的转好,其估值未来或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目前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5日,最新场内流通规模达到361.92亿元,同类产品中领先优势明显。如果不方便场内交易,也可以在场外关注其联接基金——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C(019933/019934),打算长期持有,选A类份额更合适;如果持有时间不确定,则C类份额更合适,该基金AC两类份额均是持有满7天0赎回费。
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108.59%、-19.53%、-26.24%、-19.36%、30.94%;恒生科技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93.93%、-25.73%、-31.68%、-13.57%、19.36%;数据来自Wind。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科技30ETF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主要投资品种,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故本基金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科技30ETF与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ETF联接基金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