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工银港股通科技#虽然近期港股科技因关税风波出现了一些调整,但在我看来,科技股依旧是主线,我们应对科技股抱有信心,尤其是龙头科技股。实际上,在我看来,科技股不仅是当前的主线,展望2025年的中期行情,科技股依然会是主线。年初港股科技这轮大涨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且多元的驱动因素。
政策东风助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工作的第二大重要任务,致力于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这无疑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全新动力。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科技行业成为重点扶持对象。政策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科技企业能够在创新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大步向前。例如,对于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企业,政策的倾斜使得它们在资金获取、项目审批等环节更加顺畅,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对港股科技股的信心,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行业创新突破:中国科技圈喜讯频传,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震撼出世。如 DeepSeek、宇树科技机器人、六代战机等,这些成果不仅刷新了国际认知,也为港股科技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阿里 Qwen 团队正式发布全新推理大模型 QwQ - 32B,该模型在仅有 DeepSeek - R1 约 1/21 参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强化学习实现了性能上的跨越。这一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在算力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模型性能却能达到相当水平。对于众多中小企业和独立开发者而言,他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进行应用开发,这将极大地推动 AI 应用的普及和创新,加速行业发展。这种行业内的创新突破,直接提升了港股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成为股价上涨的有力支撑。
估值优势凸显:当前,A 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垫底水平,这使得其安全边际相较于外围市场高出许多。在全球降息周期的大背景下,流动性日趋改善,资金的逐利性使得中国资产的估值吸引力大增。此外,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引发了部分资金出逃,而中国市场凭借其安全性高、估值低的优势,成为资金的理想避风港。港股作为直接对外资开放的市场,更是有望虹吸更多资金。
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利好的落地,使得经济企稳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这极大地提振了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投资信心。经济的复苏将为科技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例如,随着经济的好转,企业和消费者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增加,从而推动科技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这种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化,使得投资者对港股科技股的未来表现充满期待,进而推动股价上涨。
长远来看,高科技领域正在开拓一个无限广阔的新市场,无论是机器人、低空经济,还是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以及AI人工智能及其垂直领域应用,展望2025年乃至未来,前景都十分广阔,借道$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是较为理想的港股科技成长配置方式。@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