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8 18:33:55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AI速看】云逛上海车展 秒懂投资趋势!

本文由AI总结直播《云逛上海车展 秒懂投资趋势!》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中,嘉宾分享了上海车展的观察,重点探讨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趋势。首先,自主品牌在高端车市场发力,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机器人应用成为亮点。其次,国产芯片和算法的崛起为汽车智能化提供了助力,未来零组件价值量将提升,中国厂商在芯片领域逐步追赶国外。此外,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新能源车创新趋势明显,智能化提升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最后,嘉宾指出国家政策支持推动了技术进步,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了丰富的产业链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智能驾驶和芯片国产化主题基金。


1 陈光介绍上海车展观察。

陈光与同事李振新、朱胜波在上海车展中观察到汽车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主要体现在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和机器人应用自主品牌在高端车市场发力,智能化、高端化趋势明显。

2 车展展示汽车智能化趋势。

陈光提到,上海车展展示了众多车型,特别是国产芯片和算法的崛起,为汽车智能化带来助力他作为汽车研究员,关注车企产品力的对比和未来趋势,如座舱大屏化和抬头显示的普及此外,他还关注创新和国产汽车带来的投资机会,探讨汽车智能化的未来方向。

3 未来汽车零组件价值量提升。

陈光讨论了未来汽车零组件价值量的提升趋势,特别是中国厂商在其中的贡献他提到,国产厂商在汽车芯片领域逐步追赶国外厂商,关注客户接受度和产品发展路径他还强调了智能化和高端化趋势,以及传感器和芯片算法在提升车辆感知能力方面的作用陈光认为,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推动更多车企采用先进传感器,提升车辆安全性。

4 中国车企智能化进步显著。

陈光指出,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算法方面已接近甚至领先海外龙头车企尽管在半导体制造方面与海外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车企通过创新和消费者认同,推动了智能驾驶功能的快速发展,从L2级别向L3、L4级别演进,提升了驾驶体验。

5 中国新能源车创新趋势明显。

陈光介绍了中国新能源车在车型和功能上的创新,特别是6座和7座SUV的增加,以及车内场景的特定化设计他还提到上海维晶科技的谭总,介绍了公司在智能驾驶SOC芯片领域的发展,包括智慧视觉和辅助驾驶芯片的产品线。

6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显著。

陈光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趋势及芯片行业的发展空间,指出智能化分为底盘、座舱和驾驶三类,目前智能驾驶处于L2辅助阶段随着更多车厂跟进,辅助驾驶芯片需求将增加,国产芯片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强调安全底线的重要性。

7 中国芯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陈光指出,中国在辅助驾驶芯片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产芯片已逐步替代部分海外产品,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尽管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但国内企业如地平线等已开始研发高算力芯片陈光认为,中国芯片企业在技术上已无问题,但在制造和封装环节仍需依赖国外技术他相信,随着发展,这些困难将逐步解决。

8 智能化提升汽车体验。

陈光讨论了智能化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包括车内娱乐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车内方面,汽车厂商致力于打造类似客厅的体验,通过大屏幕、投影和音响提升舒适度车外方面,智能驾驶技术增强了车辆感知能力,提高了安全性此外,他还提到电池安全、车身结构和辅助驾驶技术在安全性方面的进展。

9 智能驾驶提升车辆安全性。

陈光讨论了智能驾驶技术在提升车辆安全性方面的优势,并指出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他提到,虽然传统油车也在向智能化演进,但新能源车由于电池供电和信号传输的优势,更适合智能化发展此外,陈光强调了中国厂商在科技强国战略下的重要性,认为国家政策支持是推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

10 国家支持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陈光分析了中国在动力电池和汽车芯片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已全球领先,而汽车芯片领域国产化率较低,但上下游联动形成的产业生态正在推动国产芯片厂商进步他预测未来6到12个月,新能源和智能化渗透率将继续提升,相关产业链将出现投资机会。

11 汽车产业链投资机会多。

陈光分析了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产业链机会,包括创新和国产化两个方面他指出,国内龙头车企带动自驾创新,推动科技产业链发展,上游供应商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将受益国产化趋势明显,国内芯片厂商将获得更多机会他建议投资者关注智能驾驶和芯片国产化主题基金,采用定投策略,把握科技行业的周期性机会。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