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5年AI及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李浩玄:
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一个分支,机器人主题或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C(OTCFUND|019865)$
自AI横空出世,其实市场更多关注点在于算力、芯片等,即AI上游部分,我们的研究团队也密切跟踪着。到后来,我们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观察到AI应用落地方向,我们提出“端侧是AI是AI落地的最好一个载体”。这时,我们重点关注两个细分方向:消费电子、机器人。
单从这两个方向来看,我们认为2024年是预期爆发的一年,2025年将是兑现和落地的一年,大家在今年将会看到更多实际应用和商业化成果的出现。
那么,具体到机器人方向,其实自2022年马斯克把Optimus亮相之后,便引起了市场热议,大家也开始讨论:“哪一年算是机器人的元年”?
我们认为,如果从定义角度出发,2022年可能是机器人定义的元年;而从商业化量产出发,今年可能是机器人的元年。
2024年我们已经观察到很多科技类公司频繁地发布与机器人相关的内容,也有很多大厂纷纷入局。在海外,无论是大厂特斯拉还是初创 Figure 都已经迭代进入到全新的产品形态。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也已经开始在工厂等领域进行初步试用。
目前,我们最快有望在2025年春节后看到首款机器人量产定型,有望在今年看到量产机器人进入工业化、生活化的场景,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我们也非常期待机器人究竟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怎么样作用。所以,机器人主题或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欢迎关注相关产品>>>
人形机器人主题: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OTCFUND|019864)$
更多基金经理观点,欢迎观看专场直播>>>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
投放:
#基金经理说#
#半导体芯片走强 还能上车吗?#
#1月你有哪些操作计划?#
#巨头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或迎大发展#
$浦银安盛新兴产业混合A(OTCFUND|519120)$
$浦银安盛新兴产业混合C(OTCFUND|014061)$
$浦银安盛先进制造混合A(OTCFUND|007066)$
$浦银安盛先进制造混合C(OTCFUND|007067)$
$浦银安盛科技创新优选混合(OTCFUND|009048)$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QDII)C(OTCFUND|014002)$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QDII)A(OTCFUND|006555)$
$浦银安盛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51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