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看好量化赚钱效应》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中,鹏扬基金嘉宾分享了市场观点和消费量化策略。首先,嘉宾分析了当前市场短期震荡但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指出海外因素和国内政策对市场的积极影响。然后,重点介绍了消费量化基金的表现和策略,该基金通过基本面选股和交易策略获得超额收益,行业配置均衡且风险分散。最后,嘉宾强调消费板块当前估值偏低,长期具有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大盘蓝筹股和双创50等指数。
1 高楚英和赵亚军分享市场观点和消费量化策略。
高楚英和赵亚军讨论了当前市场回调后的前景,指出短期可能震荡但长期看好。海外因素包括中美关税缓和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国内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积极。产业趋势上,光模块和数字经济仍是主线。八月财报月可能带来震荡,建议关注大盘蓝筹指数如300质量低波和五百质量成长。赵亚军还介绍了消费量化的投资逻辑和框架。
2 消费量化基金表现优异。
高楚茵推荐消费量化基金,该基金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净值涨幅达25%,跑赢多个消费指数。他介绍该基金通过基本面选股和交易策略获得收益,选股注重估值性价比、盈利质量和成长性,交易上挖掘短期赔率上升个股,行业配置均衡。此外,高楚茵建议关注300质量低波指数,认为中报披露期间市场可能震荡,但长期看好其表现。
3 消费量化基金风险分散策略。
高楚茵指出消费量化基金通过基本面筛选和估值分析选股,持股和行业分散以降低风险。该基金前十大权重占比26%,第一大行业食品饮料约25%,其他行业如家电、农林牧渔等配置均匀。市值风格偏中大盘,剔除流动性弱的股票,成长与价值因子平衡,波动和回撤表现优于中位数。
4 量化基金分散投资消费行业。
高楚茵介绍了鹏扬量化基金的投资策略,强调行业权重限制和分散投资,第一大行业权重约25%。消费行业配置涵盖食品饮料多个子类。选股注重估值性价比,通过ROE和PB比较盈利能力与估值匹配度,同时参考历史估值水平。量化模型利用第三方分析师数据跟踪利润预测变化,关注存货周转率和合同负债等财务指标,多维度筛选标的。
5 消费量化选股策略介绍。
高楚茵介绍了消费量化选股的样本空间,包括主要消费、可选消费和新兴消费。选股逻辑基于估值性价比和市值分布,行业暴露有上限。消费企业多处于成熟期,估值与业绩匹配是关键。调仓频率未明确提及,但强调交易胜率和净值稳定增长。
6 消费量化基金交易活跃。
高楚茵介绍了消费量化基金的特点,该基金每天调仓,换手率较高,约27倍。超额收益来源于基本面因子和高频量价指标的交易。团队会更新基本面和量价数据,计算因子值,并通过算法交易优化冲击成本。高楚茵强调因子的重要性,并对使用的因子进行充分跟踪和比较。消费量化基金覆盖广泛,能筛选财报良好且估值合理的公司,适合关注大盘蓝筹股的投资者。
7 看好消费量化基金的长期表现。
高楚茵表示,鹏扬基金当前看好消费量化基金的长期表现,认为量化投资能提供更客观、全面的超额收益。该基金偏中大盘市值,在赋权时会考虑个股因子得分和市值大小,而非简单等权。传统消费板块当前估值性价比突出,新兴消费占比低但弹性较好,预计传统消费会有补涨需求。
8 消费板块估值低且易出预期差。
高楚茵指出内地消费指数过去三年PP分位数仅9%,显示消费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他认为消费板块容易产生预期差,当前物价偏低对消费企业业绩构成压力,但政策目标有望推动CPI温和回升。此外,量化消费基金表现稳健,净值趋势向上,适合长期持有。
9 量化基金在消费板块有优势。
高楚茵指出量化基金能快速筛选消费股,尤其在财报月表现更优。他分析消费贷补贴政策对家电家居有实际影响,但短期情绪影响有限。双创50和数字经济板块被推荐为弹性配置选择,同时维持对300质量低波和双创50组合的看好。
10 关注大盘龙头和双创50。
高楚茵指出300质量低波代表大盘价值风格,双创50代表大盘成长风格,两者均为龙头公司,财报月业绩稳健。双创50估值仍低于历史中枢,建议定投配置。300质量低波在财报月超额收益胜率较高,可同时关注。消费板块估值性价比高,涉及多种生意模式,如乳制品、景区运营等,估值区间在12-30倍。
11 消费板块估值偏低值得关注。
高楚茵分析了A股消费板块的估值情况,指出当前商场零售企业估值在10-30倍之间,低于理财产品的40倍估值。他认为消费板块现金流稳定、盈利波动率低,风险溢价应相对偏低。以酒水15倍、品牌家电12倍为例,说明这些行业长期具有投资价值。此外,他认为随着储蓄率下降和温和通胀环境回归,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投资者可同时赚取企业盈利和估值修复的钱。
12 消费板块估值偏低,长期看好。
高楚茵指出A股消费板块当前估值偏低,建议关注盈利好且低估值的标的,长期看好消费板块的估值提升。对于北证50,他认为需等待大盘蓝筹股回升带动普涨行情。数字经济建议定投,军工需结合稀土表现,当前建议谨慎。500质量指数在财报月表现相对稳健。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