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 眷春/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在国内指数化投资驶入快车道、全市场指数产品规模已逼近8万亿的浪潮中,市场对高效配置工具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与管理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广发基金作为市场参与者之一,其指数业务规模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了显著增长。截至9月30日,其ETF整体规模达到2737.62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2.2%。
在产品布局上,广发基金构建了覆盖A股、港股、海外、债券及商品等多资产类别的指数产品线。尤其在港股ETF领域,其通过布局市场首发或稀缺性品种,如港股创新药ETF和港股通非银ETF,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产品特色,并吸引了较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入。
一、指数化投资驶入了快车道,港股ETF成资金“宠儿”
指数投资工具化属性或已成为国内资管市场的核心趋势。
国内指数化投资驶入了快车道,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实现新突破,非货币ETF、ETF联接基金及其它场外指数基金规模合计逼近8万亿元。具体来看,非货币ETF规模近5.5万亿元,ETF联接基金规模达0.9万亿元,其他场外指数基金规模近1.6万亿元。
从品类结构看,权益类ETF是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全市场ETF中,权益类ETF规模占比达68%,债券类ETF占比22%,商品及跨境ETF占比10%。
其中,跨境ETF中,规模最大的为港股通互联网ETF约754亿元;债券型ETF中,可转债ETF以613亿元规模居首。
而港股主题ETF作为跨境ETF的核心细分品类,2025年以来吸引大量资金涌入。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7月21日,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向港股市场。在130余只港股主题ETF中,资金偏爱科技、互联网行业,69只港股主题ETF获得资金净流入。
恒生指数当前市盈率为11.2倍,股息率达3.5%,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同时,港股市场的创新药企、非银金融等标的,在A股市场缺乏直接可比资产,这种“稀缺性”使得港股ETF成为市场分散配置、捕捉跨市场机会的核心工具。
例如,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近60天资金净流入达174.93亿元,印证了资金对港股稀缺资产的偏好。
分产品看,ETF产品规模“马太效应”显著。全市场单只规模超过百亿元的ETF已经超过100只,达101只。仅这101只产品合计规模占全市场规模的比重已经超过70%。
目前共有55家基金公司(含券商资管)布局ETF产品。其中,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占据ETF总规模的七成。
此外,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球ETF总规模达到了17.7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12.2万亿美元,占比68.9%;欧洲市场规模约2.77万亿美元,占比16%;在亚太市场中,中国境内ETF市场总规模超过5.5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ETF市场;其中股票ETF规模达3.7万亿元,债券ETF规模超6900亿元,今年以来非货ETF净流入近7000亿元。
也就是说,指数化投资已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规模与业绩齐升 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在对ETF的布局上,头部公司广发基金的在规模与流动性方面显著占优,获得资金持续青睐。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广发基金旗下ETF产品合计65只,整体规模达2,737.6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47.82亿元,增幅达72.2%,凸显市场对场内投资工具的认可。
从产品数量看,广发基金构建了丰富的指数产品线。
目前旗下共有指数基金117只、ETF则有59只;其中有22只ETF纳入互联互通名单,排名市场前列。产品线齐全,涵盖A股宽基,A股行业主题,策略,债券,港股,海外,商品等诸多领域。
从对资金的吸引力上看,广发基金的特色ETF尤其是港股及战略新兴行业品种,持续成为资金净流入的“主力军”。
在对港股ETF的布局上,头部公司广发基金的产品线颇有特色——多数港股ETF或为市场首发或是稀缺品种,或是在规模与流动性方面显著占优,获得资金持续青睐。
例如,其旗下港股创新药ETF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的ETF,目前也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
广发旗下两只核心港股ETF港股创新药ETF、港股通非银ETF的近60天资金净流入分别达78.95亿元、174.93亿元,反映出市场对其“稀缺性”产品的高度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的指数管理能力获得权威机构与数据验证,核心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广发基金在指数型、货币型、纯债型、QDII四大类型基金的业务管理能力上均荣获济安金信五星评级,在全市场符合星级评价标准的97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仅有5家公司的指数业务管理能力连续5个季度获此评级,均为指数业务开展较早、运作管理经验丰富、产品线发展较齐全的综合型基金管理公司。
具体来看,跟踪误差控制能力尤为突出数据显示,2024年,广发基金旗下45只ETF(仅统计成立满1年)跟踪指数误差年度均值为0.0739%。在超额收益方面,上述45只ETF取得的平均超额收益为1.8513%,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获得正超额的ETF数量占比达八成。广发基金旗下ETF整体误差跟踪能力、正超额收益比例均在同类头部公募中居前。
超额收益方面,广发基金旗下有59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前三季度收益超过30%,2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50%。其中,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前瞻性布局港股优质资产,精把握了新消费、互联网科技的行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120.11%的回报。
三、多资产类别全覆盖,聚焦高景气赛道
广发基金凭借其“全、专、精”的指数产品线特色,构建了覆盖A股、港股、美股、债券、商品等多资产类别的全面投资图谱,精准满足不同的配置需求,其产品体系可细分为五大核心类别。
宽基指数作为广发基金指数业务的“基本盘”,实现了从大盘到小盘的全市值区间覆盖,并通过低费率与高流动性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
在大盘宽基领域,广发基金布局了沪深300ETF基金与中证A100ETF,提供了分享中国核心资产蓝筹股成长机遇的工具。
中盘宽基方面,则由中证500ETF基金与A500ETF龙头组成,帮助捕捉市场中坚力量的增长潜力。
针对小盘投资机会,广发基金推出了中证1000ETF指数与2000ETF,其中,中证1000ETF指数规模达353亿元,凭借其规模优势,成为市场规模超百亿的中证1000ETF之一。
此外,针对创新成长板块,广发基金旗下创业板ETF广发与科创板50ETF龙头提供了布局科技创新前沿阵地的便捷通道。
在跨境投资方面,广发基金同样布局深远,其恒生ETF港股通与纳指ETF打开了投资港股市场与全球科技龙头的大门,其中纳指ETF更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纳指ETF。
行业主题指数是广发基金的“差异化王牌”,深度布局科技、新能源、消费、医药等高景气赛道,产品颗粒度细腻且多为市场稀缺品种。
高纯度的主题ETF在今年分化的市场中展现了其高效捕捉行情的优势。截至9月30日,广发基金旗下9只股票ETF年内上涨超过60%,资产聚焦A股科创系列宽基、信创芯片等行业主题以及跨境资产。
其中,受益于创新药出海热潮和AI引领的科技行情,港股创新药ETF上涨113%,成为创新药赛道中的“翻倍基”代表,而科创成长ETF和人工智能ETF科创的同期涨幅也分别达77%和66%;能源方向,电池ETF和稀有金属ETF的上涨幅度分别为70%和67%。
策略指数聚焦“低估值、高股息”等特色策略,提供差异化的收益来源,旨在满足特定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需求。
央企策略是广发基金的特色布局之一。央企80债券指数基金作为全市场首只上清所央企信用债指数基金,为一键配置高信用等级央企债券提供了专业渠道。
质量策略则聚焦于企业的内在价值。中证质量ETF跟踪中证质量指数,专注于投资那些具有高ROE和高盈利稳定性的优质企业,旨在分享长期可持续的增长红利。
债券指数堪称广发基金的“优势领域”,是全市场拥有百亿级债券指数基金数量最多的管理人,实力雄厚。
在长久期利率债领域,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基金表现突出,截至2025年9月30日,规模高达221.7亿元,成立9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79%。
中久期利率债方面,广发中债1-5年国开债指数基金在控制回撤方面表现优异,截至10月31日,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3.3%,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0.02%,最大回撤仅1.09%,兼顾了收益与稳健。
短久期利率债产品线同样完备,包括广发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基金与广发1-3年国开债指数基金,后者规模达115亿元,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20%。
全期限利率债布局上,广发中债农发债总指数基金作为全市场首只政金债全指基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4.08%,提供了一站式配置农发债的解决方案。
信用债领域,广发基金同样走在创新前沿。除了前述的央企80债券指数基金,广发基金今年还推出了全市场首批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拓宽了企业投融资渠道,为投资参与信用债投资提供了新的工具。
四、布局兼具广度与深度,稀缺性产品成核心竞争力
在港股 ETF 布局中,头部基金公司广发基金展现出鲜明特色,其旗下多数港股 ETF 要么是市场首发的稀缺品种,要么在规模与流动性上具备显著优势,持续吸引资金入驻。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港股ETF赛道,广发基金凭借其前瞻性的“稀缺品种打造”与系统性的“全场景覆盖”双重战略,成功脱颖而出,成为市场资金竞相追逐的核心标的。
截至2025年9月,广发基金已精心构建起一个包含16只港股指数产品的强大矩阵,其中9只为流动性更佳的ETF。这一体系全面覆盖了宽基、行业主题及策略三大核心类型,且多数产品为市场首创或具备高度稀缺性,在规模与流动性上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在宽基布局上,广发基金展现了其精准的定位能力。旗下的恒生ETF港股通并非简单的指数复制,而是采用行业中立策略,精准跟踪恒生指数的港股通版本。
行业主题领域是广发基金港股ETF战略的重中之重,产品线精准锚定了科技、医药、非银金融、消费、先进制造五大最具增长潜力的核心赛道。
在科技板块,广发基金采取了“泛科技”与“纯科技”的双线布局策略,恒生科技ETF龙头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一键打包了港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泛科技龙头公司,其规模与流动性均稳居行业前列。
而港股通科技ETF则剔除了医药、汽车等行业,高度聚焦于“AI+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以精准捕捉尖端科技行情。
医药赛道的布局更是体现了广发基金对稀缺性的极致追求。其旗下的港股创新药ETF是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的产品,通过剔除传统制药与医疗服务公司,确保了创新药企业的占比超过90%,成为投资者掘金港股创新药高成长性。
截至2025年9月12日,该基金规模已近250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的112.04%,近1年回报更是达到129%。亮眼的业绩吸引了资金涌入,近60天净流入78.95亿元,持有人户数较上半年净增3万户至87573户,已然成为港股创新药投资的标杆工具。
非银金融领域的港股通非银ETF则是广发基金稀缺性战略的又一力证。作为全市场唯一一只聚焦港股非银龙头的ETF,其持仓结构为香港保险占比65%、香港证券15%、港交所13%,精准覆盖了友邦保险、港交所等在A股市场优质稀缺标的,使其成为市场上少有的牛市贝塔工具。
截至2025年9月12日,该基金规模达216.7亿元,今年以来收益48%,近1年净值增长92.7%,近60天资金净流入更是高达174.93亿元。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62%,充分说明了中长期资金对其配置价值的认可。
此外,在先进制造领域,港股汽车ETF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汽车类ETF身份,覆盖了港股市场的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龙头;在消费领域,恒生消费ETF则精准聚焦港股日常大众消费品,有效填补了A股投资者在该细分赛道的配置空白。
策略型产品线上,广发基金同样亮点十足。港股通红利ETF广发巧妙地融合了“港股+央企+红利”三重核心属性,其成分股平均股息率高达5.8%,低估值特征显著,在波动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防御性,完美适配了稳健型投资者进行长期资产配置的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了提升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广发基金旗下的9只港股ETF均支持T+0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灵活的交易策略空间。
2025年1-9月,广发基金旗下港股ETF合计资金净流入高达387亿元,占全市场港股ETF总净流入额的21.3%。其“稀缺性+业绩+流动性”的黄金组合优势,已使其成为布局港股市场时的优选工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发基金凭借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精细化的管理能力,已构建起一个“全、专、精”的指数产品体系。其不仅在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及债券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更在港股等关键赛道上,以稀缺性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精准捕捉市场脉搏,持续吸引资金青睐。从卓越的规模增长到领先的业绩表现,再到严谨的指数跟踪能力,广发基金正成为指数化投资时代中资产配置与财富增长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