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过后股债市场呈现出“股强,债也不弱”的分化局面。正值春节后到重要会议召开之间的关键节点,偏债混合基金因为其“债为主,股增强”的均衡配置策略,或许可以成为当前大家稳健投资的一个“版本答案”。
各位投资者朋友们好,
春节后的两周,股债市场呈现出难得的“股强,债也不弱”的局面。股市迎来开门红的同时,债市似乎也在资金紧平衡的环境下搏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当然也有朋友悬着心,担心债市是否正在累积隐藏的风险,出现了一些避险的声音。

春节后到重要会议前的当下,影响市场的因素尤其多。今天理财君就帮大家理一理股债市场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以及最重要的——我们如何来选择更适合市场环境的稳健理财资产?
为什么可以“股债双牛”?
一般基本面驱动且资金环境充裕的情况下,股市与债市常呈现“跷跷板效应”。春节后的市场呈现出 “股强,债也不弱”的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股市近期的上涨主要为结构性行情而非整体行情,对债市的影响有限。节后股市以DeepSeek、宇数、《哪吒2》等事件为爆点点燃了泛科技与文娱板块。时间上正好处于美关税落地、重要会议召开前的空窗期,同时A股估值相比全球市场显示出较高性价比。因此,股市在短期出现了情绪、估值、流动性的叠加共振。但这种短期的行情能否发展为整体行情还需要后续的检验。
另一方面,资金紧平衡环境减弱了股债跷跷板效应。之前和大家介绍过,所谓的跷跷板影响在流动性充裕的情况现得更加明显。而春节后的两周,经历过节前机构的配置“抢跑”、取现扰动和跨月、税期的影响,叠加央行进行连续的回收流动性,整体资金环境维持了紧平衡状态。
后续哪些因素影响债市?
资金面转松,降准降息节奏可能有变
随着春节的扰动结束,1月缴税大月和跨月的影响消退,资金面偏紧的压力慢慢在缓解。截至理财君发文(2月12日16:00),iFind市场资金面情绪指数本周首次转向宽松。
然而,近期PMI等数据显示基本面仍需求不足,美关税政策又给外需增加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再考虑到股市情绪已经好转,原先市场预期的降息可能延后。而降准作为流动性投放手段,仍有适时操作的可能,可以在重要会议前后关注。
美加征关税,债市不确定性增加
美关税政策已正式启动,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这一政策以及后续演绎,主要会从两个方面增大国内债市的不确定性。
首先,直接增大了外需的压力,国内或许会通过内需政策进行对冲,增加了政策和预期的不确定性。其次,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的货币政策宽松势必会被影响,可能使得降息节奏被动推后。
基本面修复较慢,政策博弈在即
节前公布的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1,明显低于市场预期,需求和价格偏弱,基本面修复的节奏依然偏慢。相对来说,债市在基本面环境仍处于略有利位置。
重要会议在即,市场对国内政策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不论是政府债攻击,还是即将确定的全国经济增长目标,政策预期差都会成为股债市场博弈交易的重点。

为什么说“固收+”或是更好的选择?
从上图和分析中我们能够感知到,目前的债市多空因素比较均衡,债市可能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震荡格局。从市场上卖方机构的情绪指数来看,有60%的机构均持中性的态度,主要集中在稳汇率诉求、地方债发行加快、政策空窗期等因素将带来扰动。(数据来源:wind,华安证券研究所2025.02.10)
当此时,可以同时抓住股债机会的“固收+”显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同时搭配少量股票、可转债等权益类资产。风险收益小于股票基金,大于一般的债券基金。这种“债为主,股增强”的“固收+”策略,目标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比纯债基金更高的收益。
拉长时间来看,2025年或成为“固收+”大年。
首先,低利率时代已经来临,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国内政策的基调,在此基础上,股市指数层面的底部也相对扎实,2025很大可能整体走出股债双牛的行情,“固收+”的优势不言而喻。其次,“固收+”作为是从固收到权益的过渡品种,在低利率时代下很有可能成为居民需求最大的资产品种。
数据参考:同花顺iFind,华泰研究2025.02.10,华安证券研究所2025.02.10。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可能发生投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不预示其将来投资结果,我国基金的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嘉实基金管理的某只基金业绩不构成对其他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嘉实基金管理的产品时,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产品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