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政策概览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主要工作等内容务实且积极,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传递了积极鲜明的政策信号,表明政策将努力推动物价温和回升。赤字率按4%安排,特别国债1.8万亿,专项债4.4万亿,财政政策力度创新高。货币政策一改14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提法,明确提出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社会传递强有力宏观政策取向的信号。另外,报告在提振消费、促进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改革、防范风险等各方面均有积极细致的部署与筹划,使得市场对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5年GDP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解读:1、GDP增速与就业目标与去年两会持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内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不稳固的情况下,今年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宏观政策予以积极配合,预期今年政策力度将强于去年。2、今年CPI目标增速由去年的3%下调为2%,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解释了调整原因,“目的在于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前期3%的CPI是通胀上限,但今年2%的CPI更多变成了追求目标,从赤字规模倒推今年名义GDP目标增速在4.9%左右,隐含GDP平减指数为-0.1%,与去年-0.7%的平减指数相比有明显提升。两会对于通胀目标的安排体现了高层对于促进物价温和回升的决心,也印证了前期我们在年报中提出的“今年价格端的改善或比数量端的改善更值得期待”的判断。价格端的改善往往对应企业盈利的回升,今年或许可以对企业盈利更加乐观一些。
【2025年赤字规模】
“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解读:1、2025年广义赤字总规模基本符合预期,其中赤字率略高于预期(两会前市场普遍预期赤字率3.8%),为近30年以来最高水平,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总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两会前市场普遍预期特别国债总规模2万亿元,专项债总规模4.5万亿元)。2、根据2025年政府预算报告,今年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仅为0.1%,大幅低于以前年度。调低预算收入增速或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杜绝以往年度地方政府为完成年度预算收入任务而追加罚没的情况。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要动态调整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支持打开新的投资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叠加专项债审核权下放、三年化债行动持续推进,地方政府投资投资能力或有回升,可对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保持乐观。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1、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基本上围绕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展开。大力提振消费排在首位,报告指出要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有所增加(去年是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合计3000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报告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到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其中具身智能和6G首次出现在高层会议中。同时,报告对于AI的篇幅明显增加,提出要加快AI应用落地,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等。报告在平台经济上内容较为积极,指出要发挥平台经济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3、报告在推动改革部分强调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专项债使用范围中也增加了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预期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将成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推动改革部分提出开展零基预算试点,今年财政预算就有一定零基预算的影子(支出增速保持而收入增速大幅调低),零基预算对于释放财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提出了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以往作为中央税的消费税下划地方后,对于地方政策重心由“促投资、促生产”转向“促消费”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三大风险方面,房地产基本延续此前表述,市场预期的收储专项工具和专门额度并没有兑现;地方化债仍在推进,只不过在化债之外,对发展的关注程度在上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提到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
【市场影响】
债市方面,对债市影响较为中性。当前影响债市的核心矛盾仍在于资金面,两会期间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但两会过后资金面仍有不确定性,短期来看对于债市仍需保持谨慎。但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大环境下,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仍需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积极用力,资金面偏紧应该不是今年的常态。全年来看,债市或呈宽幅震荡走势。权益方面,相较于5%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基本持平的GDP平减指数,未来政策仍存加力空间。若价格水平在政策推动下回升,企业盈利有望改善。同时,美国经济增长略显疲态,通胀依然较高,且科技企业估值难以持续攀升,而中国科创产业催化逐渐提速且估值优势明显,全球资金再配置下A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不变。短期需要关注政策博弈情绪退潮、贸易摩擦加剧以及财报季临近带来的指数盘整以及风格切换的风险。
#王坚:AI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鑫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C(OTCFUND|018580)$
$鑫元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OTCFUND|018818)$
$鑫元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C(OTCFUND|007325)$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本报告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