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进出口商会)通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Robot Lawn Mowers)发起反倾销调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聚焦的并非传统割草机,而是“能在无人直接操控下修剪草坪”的电动割草机器人(electric robot mowers)。机电进出口商会表示,欧盟调查机关通常会进行约1年调查,以决定是否对涉案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土同类企业。近年来,国内割草机器人企业凭借“无边界”技术转型,在欧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成为高增长细分赛道,吸引多家上市公司布局。针对此次调查,多家上市公司回复投资者:隆鑫通用称其割草机器人仅小批量样机发货,未商业化销售,对营收利润无实质影响;九号公司表示,该业务前三季度营收占集团不足10%,EBIT贡献约10%,体量有限,且产品聚焦中高端,不依赖价格竞争,认为反倾销或抬高出海门槛,利好头部厂商;大叶股份则称将调整境外生产结构,通过2月收购的德国子公司AL-KO Gerrte GmbH及新增的奥地利生产基地,直接运营割草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业内资深人士吴鸣(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调查较突然,企业正积极提交资料应诉,当前对欧盟销售影响有限,但若裁决倾销成立,涉案产品或面临追溯。
欧盟发起调查的直接原因是应本土企业Husqvarna Manufacturing CZ s.r.o.(中文“富世华”)申请。据富世华园林官方公众号介绍,其是链锯、割灌机等引擎动力类园林工具专业生产商,业务覆盖全球100多国,员工约1.4万人。吴鸣分析,富世华作为老牌欧盟企业,近年受中国无边界割草机技术转型冲击,市场份额下滑。此次调查期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生产并在此期间出口欧盟的企业均为涉案企业,机电进出口商会建议企业通过填答问卷、提供证据等积极应诉,争取有利结果。
割草机器人在欧美市场需求爆发。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出货1535.2万台(同比+33%),同期割草机器人出货234.3万台(同比+327.2%)。因欧美人工成本高、法规要求家庭自主养护草坪,传统埋线式、手推式、骑乘式割草机智能化低、使用复杂,给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带来机会。无边界产品占比从2024年的35%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5%,华西证券研报预测,其采用虚拟边界、智能规划,效率较传统机提升80%以上,若替换15%骑乘式、30%手推式割草机,潜在销量空间约41万、480万台,较2024年130万台销量有3倍增长空间。
然而,此次反倾销调查为行业带来不确定性。大叶股份核心产品为割草机,2025年上半年收入22.48亿元,占总营收88.12%,99.09%收入来自境外市场,已通过全球生产布局应对调查。
#今年买基金赚了多少钱?##低估补涨号启航##沪指跌破3900点关口! 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