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政策转向,可能是美股最大的利好(见第二、五节)
2. 港股核心权重美团、比亚迪,有利空(见第三、五节)
3. 美股、港股策略持续更新
PS:每天下午2点半前更新一篇美股+中港股的整体复盘。如果对大家有帮助或者有任何建议,请留言区让我知道。
(文章第一至四节信息来自于各投行机构,便于大家了解大资金的最新关注点和态度。我的观点和当日策略会放在文章第五节,供大家参考)
北美/中港市场2025年5月26日(美股昨夜休市)
一、 核心摘要
1、 市场“重置”: 北美科技股回调,盈利成关键;香港市场疲软,政策与竞争承压。
2、 政策主导: 美财政刺激与关世卫;中国平台监管压制港股。
3、 AI分化: AI仍热,英伟达为焦点;关注实际盈利,非普涨。
4、 宏观风险: 贸易政策、美经济与赤字为夏季三大担忧;利率上升威胁股市。
5、 避险与机会: 风险偏好降,资金寻避风港(防御股/美元)与结构性机会(AI/核能)。
6、 港股政策敏感: 美团业绩不敌监管消息,政策风险首当其冲。
7、 电动车竞争加剧: 比亚迪降价引行业忧虑,拖累板块。
二、 北美市场
市场表现与情绪:
1、 上周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2%,进入“超买”区域后出现回调,200日均线在约2.5%下方提供支撑。
2、 尽管上周QQQ下跌2%,但股指期货曾反弹超1%,因”牛寺”表示将推迟对欧盟的50%关世卫至7月9日。
观点1: 市场仍有望上行,过程或有波折,但对自上而下的整体趋势感觉更好。目前多头叙事更强。
观点2: 科技股情绪显著改善,软件公司业绩较好,许多互联网股票接近高点。半导体领域AI氛围为近一年最佳。
观点3: 寻找大型科技股以外具有“真正”上涨潜力的新多头变得更难。
机构投资者调查:
1、 最看好的夏季板块:科技、媒体和电信(TMT)及金融。
2、 最不看好的夏季板块:非必需消费品。
宏观驱动与政策:
观点1: 美国政府政策重心已从财政紧缩转向“把它搞热”(run it hot),即优先确保经济增长快于债务增长,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推行放松管制。这短期对股市有利。
观点2: 关世卫问题持续。投资者共识似乎是关世卫最终将稳定在大多数国家10%左右的水平,市场对”牛寺”极端关世卫言论的反应已不如以往激烈。但6月中下旬仍是关键观察期。
机构投资者调查: 97%的受访者认为长债收益率持续上升可能对股市构成问题,46%关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5.25%的水平。
科技、媒体、电信(TMT)板块:
观点: 市场将更多依赖盈利修正,而非估值扩张和仓位调整来推动下半年上涨。近期财报反应支持此观点(上调预期的 ServiceNow、财捷上涨;下调或维持指引的 Wix.com、Workday、Palo Alto Networks 下跌)。
英伟达(NVDA):
周末消息称英伟达将为中国推出更便宜的Blackwell架构AI芯片(6500-8000美元),远低于H20的1-1.2万美元。股价从低点反弹50%,但年初至今仍下跌。
观点: 市场对英伟达的情绪和AI整体情绪在过去1-2个月改善。本季度财报焦点在于H20禁令影响多大,以及Blackwell上量如何抵消。市场预期4月季度营收435-440亿美元,7月季度指引440-455亿美元(部分预期更高至460-470亿美元)。毛利率预期71%为底部。
个股趋势:
苹果连续8天下跌;迈威尔科技8天中7天下跌;半导体/费城半导体指数连续7天下跌。安全软件板块表现突出(Rapid7、Zscaler、CrowdStrike、CyberArk)。其他52周新高包括Snowflake、财捷、希捷科技、安费诺。
三、 中港市场
市场表现与驱动:
港股主要股指下跌(恒指-1.4%,国企指数-1.7%,恒生科技-1.7%),恒指跌至23200点水平。成交额2230亿港元。
观点: 市场下跌主要由于缺乏内地催化剂、假期因素、南向资金转为净卖出(1.93亿美元),以及个股负面催化剂(美团业绩及平台费规定、电动汽车价格战、医疗保健获利了结)。
高盛交易台资金流向:
整体为1.2倍买方。
互联网板块:买入腾讯、网易、小米等硬科技;卖出阿里巴巴、百度。卖出比亚迪。
核心关注点:
1、 政策风险: 美团公布强劲的第一季度业绩(集团营收同比增18%,经营利润同比增103%达105亿元),但股价因国家市监总局起草《在线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引》而下跌5.5%。这凸显政策风险高于短期基本面。
2、 行业竞争: 电动汽车板块因比亚迪宣布对22款车型促销引发价格战担忧而大跌。比亚迪跌8.7%,吉利汽车跌9.5%,长城汽车跌5.5%,小鹏汽车跌4.4%。
板块表现:
1、 领涨:电信(+1.2%)、必需消费品(+0.6%)、能源(+0.5%)。
2、 领跌:非必需消费品(-2.7%)、医疗保健(-2.4%)、信息技术(-1.7%)。
3、 半导体(+0.6%)因英伟达宣布为中国提供更便宜AI芯片而出现乐观情绪。
四、 独立事件
1、 机器人产业: 优必选计划今年推出售价2万美元的家庭伴侣型人形机器人,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老年护理需求),但承认通用型机器人技术仍需数年突破。
2、 核能产业: 越来越多国家支持COP28宣言(到2050年核能容量增加两倍)。全球现有约440座反应堆,预计2030年增至约500座,未来数十年计划和提议再建超400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一旦技术成熟,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有望最低。
3、 夏季风险情绪调查:
a) 最大风险:贸易政策(37%),其次是美国经济增长(26%)和美国赤字(23%)。
b) 美元展望:投资者转为看涨美元,多数预计欧元兑美元年底将高于1.16。
PS:以上观点均为各机构观点(高盛、美银、摩根等),不代表我个人观点。
五、 我的今日策略
今天报告的几条重点:
1. 美股:美国政府政策重心已从财政紧缩转向“把它搞热”(run it hot)(年初时政府还在强调削减开支、降低赤字,并让经济经历“排毒期”,但现在政策发生了180度大转弯。Bessent直接表示:“我们可以同时发展经济和控制债务。重要的是经济增长要快于债务增长。如果我们改变国家经济的增长轨迹,那么我们就能稳定财政,并依靠增长摆脱困境。”简单来说,从财政金所到追求经济增长优先,政策风向利好美股。)
2. 港股两大核心权重:美团的政策问题、比亚迪的行业内卷问题。(美团不只是政策问题,美团目前在和京东等打价格战,昨天业绩出来看着还可以,但没给二季度和全年业绩指引,说明价格战的影响很大且未知,这个影响比政策更直接;比亚迪1-4月销量低于公司自己的销售计划,所以开卷,20w出头的车,直接降价到10w销售,对汽车行业的压力是蛮大的,销量上去了,但是大家都不赚钱。这俩都是港股的核心权重,很难避开,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尽量优选指数的成分,让权重占比平均一些。但作为中国核心资产,外资依然都给了这俩买入评级。)
———— 关于美股策略 ————
新的市场因素主要有两个:
1、美国政策转向,可能不搞财政紧缩了,改成追求经济增长。目标是让经济增速超过债务增速。
2、市场寻找大型科技之外的业绩增长变得困难。
因素1对美股是非常利好的。政策基调变积极了,对市场有托底作用。但具体怎么弄,还不清楚。
因素2就是我一直盯着AI科技不放的原因。没找到比这更好的方向,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美股继续等待调整升舱机会,目前手上的舱已经高抛过一次,不会再减了。
———— 关于港股策略 ————
港股这两天不太巧,美团、比亚迪,双双出问题。
其实无论美团与京东的外卖价格战、比亚迪的降价促销,都是同一个问题。
所处赛道竞争过于激烈,卷的厉害。
这种时候没有什么别的办法,热门赛道只要龙头企业,因为只有老大才有实力卷下去,并可能卷赢。
要么就开辟新赛道,比如AI。
在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这类指数里,基本都满足上面两个条件。
具体选谁,大家根据自己对成分股权重分布的喜好选择就好。(我选的后者)
南向资金连续两天A股盘中流入,A股收盘后就转为流出。
但还没见到明显的单日净流出,目前问题不大。

我港股科技也是3周前抛过一轮了,目前底仓打算扛回落。
从今天A股/港股上午走势看,前面高抛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等待调整后,继续升舱。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国资产:
1. 标普: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2. 纳指: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中国资产:
1. 港股通科技30: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2. 东证红利低波:持舱,今日无调舱计划。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中国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联接人民币(QDII)C(OTCFUND|006479)$
$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18044)$
$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人民币C(OTCFUND|018967)$
$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5300)$
$华夏标普5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065)$
$天弘标普500发起(QDII-FOF)C(OTCFUND|007722)$
#人民币升破7.17!A股哪些主题将受益?##表现抢眼!创新药还能上车吗?##美团王兴: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魏建军痛批价格战:降价10万你敢买吗?##游戏板块异动拉升!行情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