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三剑客#
$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
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与政策导向,港股在经历4月7日关税冲击引发的恐慌性抛售后,正迎来“政策底”与“资金底”共振的修复窗口。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在4月7日至16日期间累计净流入超1600亿港元,其中4月9日单日爆买35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凸显资金对港股长期价值的认可。从布局角度看,医药、互联网、红利三大赛道凭借政策红利、估值优势及抗周期特性,或成逆势布局的核心方向。具体如下:
一、港股创新药:政策催化+盈利拐点,双击效应可期
布局逻辑:
1. 政策强支撑:国家药监局近期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强化创新药数据保护,叠加医保谈判规则优化,直接降低研发回报不确定性,提升板块估值中枢;
2. 估值性价比:港股创新药企业因流动性折价普遍较A股同类标的低估,且2025—2026年多家企业有望实现扭亏,业绩弹性释放或重塑市场对行业商业模式的认知;
3. 资金配置需求:南向资金近期持续加仓医药板块,$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覆盖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龙头,指数创新药占比超90%,且基金通过严格跟踪误差控制,高效传递行业Beta。当前指数PB仅2.3倍,处于近5年10%分位,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双击空间明确。聚焦CXO、生物科技等细分领域,可精准捕捉创新药盈利拐点红利。
二、港股互联网:关税利空出尽+AI重塑估值,低位修复动能强
布局逻辑:
1. 风险释放充分:关税政策落地后,互联网板块受情绪冲击最大的阶段已过。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当前市盈率低于近3年90%的时间,安全边际显著;
2. 内生增长逻辑:头部企业加速AI技术商业化(如小米智能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叠加国内稳内需政策发力,消费复苏有望提振电商、广告等核心业务;
3. 资金抄底信号:4月7日以来,科技板块持续获南向资金加仓,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跟踪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75%,集中捕捉头部公司Alpha。基金经理田希蒙管理期间(2023年至今)超额收益显著,同类排名前36%。当前指数PE(TTM)仅14倍,较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折价超40%,估值洼地特征凸显。覆盖腾讯、美团等龙头,可高效捕捉估值修复与AI驱动的双重红利。
三、港股红利:高股息+低波动,穿越周期的“压舱石”
布局逻辑:
1. 防御属性突出: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背景下,红利策略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股息回报,成为资金避险首选。港股红利指数历史超额收益显著,且当前股息率较国债收益率更具吸引力;
2. 政策托底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加码(如汇金增持ETF、地产放松),低波动的基建、能源等红利资产有望受益于经济企稳;
3. 工具化配置价值:$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标的指数成分股股息率中枢达7.8%,显著高于恒生指数(3.5%)。基金采用“双因子筛选”策略,剔除财务高风险个股,历史波动率较普通红利指数低20%。2024年报显示,组合中公用事业、金融地产等抗周期行业占比超60%,防御特性突出。兼顾高股息与低波动因子,可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适合作为中长期底仓配置。
四、三剑客组合攻守兼备,把握港股修复主线
当前港股处于“恐慌下跌→流动性修复→结构分化”的关键阶段,三大赛道分别对应成长弹性(医药)、估值重塑(互联网)与稳健收益(红利),形成攻守兼备的组合。可$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C$ 均衡配置,既捕捉政策与业绩驱动的结构性机会,又通过红利资产平抑波动,在港股新一轮估值重估中占据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