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并决定于10月在北京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相关建议。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即将开局的关键节点,政策如何在巩固回升势头的同时为中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政策基调:连续稳定,灵活预见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是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也为10月的四中全会定下基调。相较于4月会议对“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的判断,本次会议定调更为务实,既肯定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成绩,也直面当前“风险挑战依然较多”的现实,显示政策思路更加聚焦稳预期与强信心。
货币政策方面,本次会议不再提“适时降准降息”,体现出总量宽松空间有限,更注重结构性工具精准发力。强调“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小微企业与稳定外贸。此前提及的政策性金融工具虽未在本次会议中出现,但可能已进入落地阶段,时间节点或参考2022年节奏,为四季度经济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撑。整体来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提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聚焦存量政策的落实落细和增量政策的相机抉择。
重点领域:从“稳增长”走向“促转型”
一是扩内需聚焦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会议提出“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预计未来将围绕大众消费与养老育儿两个方向加大支持。大众服务消费有望接棒“以旧换新”,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撬动餐饮、旅游、文娱等领域需求,因其不易透支消费,政策撬动空间较大。养老育儿消费则更偏向收入补贴,今年已推出养老服务再贷款、育儿补贴等措施。以育儿补贴为例,年均补贴规模可达千亿元,并有望带动额外消费,增强中长期内需韧性。
二是产业政策发力“反内卷”,推动供给优化。
会议强调治理无序竞争、推进统一大市场,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当前市场“反内卷”交易升温,其核心不仅在于价格战治理,更在于推动产业出清与升级。预计将以“引导式去产能”为主、关停限产为辅,尤其在中下游新兴行业通过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推动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
三是防风险重点领域不变,重视“城市更新”和“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房地产方面,会议提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目前地产的逻辑仍是存量提质增效,政策延续“城市更新+长效机制”思路,“城市更新”是核心抓手,短期刺激政策可能仍有余地。化债方面,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4月新增“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表述。资本市场方面,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意在通过制度完善、生态优化和风险治理,构建更加成熟的现代金融体系,服务不同发展阶段、所有制和行业类型企业,并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政策聚焦存量落实,资产配置重在结构优化
本次政治局会议强化了“保目标、强信心”的政策导向,但与4月政治局会议会议相比,面对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的现状,对政策的紧迫性要求有所降低,更多强调既定政策落实落细,但“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意味着经济波动时或见到增量政策适时加力,政策发力看向后续基本面验证。此外,今年前7个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较快,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偏慢,后续财政支出力度边际提升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短期经济数据有望改善。股市方面,在基本面有政策呵护、流动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之下,A股结构牛行情有望延续。科技创新、反内卷、消费链条等具备政策支持及成长逻辑的细分方向,仍是重点关注领域。债市方面,考虑到经济温和修复的大势未改,债市基本面仍具支撑。当前央行对于资金面依旧呈现出呵护的姿态,赎回压力也相对可控,市场或已度过本轮调整中压力最大的时刻,利率仍有望维持震荡格局,或可以波段策略应对。
配置策略上,采取“进攻+防守”兼顾的策略布局:一方面,以债券资产和高股息红利板块作为底仓稳健配置;另一方面,政策资源向“新质生产力”倾斜,叠加全球AI变革浪潮,科技板块具备政策催化和成长空间,此外,根据政策节奏增加对存在政策倾斜的内需消费细分、以及新能源等反内卷方向的关注。
$富国中证消费50ETF联接C(OTCFUND|008976)$
$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LOF)C(OTCFUND|013048)$
$富国中证绿色电力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096)$
$富国恒生红利ETF联接C(OTCFUND|019261)$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C(OTCFUND|012062)$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