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24日,美国矿业巨头宣布全球第二大铜矿因重大事故陷入停产,同时还下调了本季度铜、金的产量预期。这点燃了市场对铜供应长期短缺的忧虑,推动铜价大幅飙升,并由此引发全球金属市场强烈震动。
自2025年特朗普上任以来,在美国“再通胀”预期以及避险等因素影响下,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靴子落地,预防式降息符合市场预期,工业金属价格小幅回落。近期有色行业指数偏弱,走势有所分化。整体来看,受制于资源禀赋与进入壁垒,有色金属价格总体仍在高位,宏观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变量。
具体来看:工业金属方面,从供给端来看,此前南美、中非等地铜矿已遭遇一系列事故导致供应紧张,此次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铜矿矿难令钢供应雪上加霜,同时非洲电力紧张加剧等供应端扰动均对铜价形成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受能源转型和AI浪潮推动,工业金属需求不断上涨。近期铜、铝去库存令市场对旺季需求预期较高,但铜8.1万元/吨、铝2.1万元/吨左右的较高价格对需求有所压制,而近期价格回落又一定程度带动下游采购,铜、铝现货升水明显提升。市场博弈预计仍将继续,考虑到“十一”长假备货周期的到来,以及前期被高价抑制的需求逐步释放,我们对价格展望并不悲观。此外,铜、铝制品出口仍维持高位,内外价差收窄后出口有望延续强势。当前铜、铝盈利持续超预期,如大盘从科技成长风格逐步转向,有望带动以电解铝等为代表的红利低估值标的修复,估值有较大修复空间。
贵金属方面,近期金价迭创新高,价格中枢抬升的趋势较为明确。降息周期开启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有望支撑金价长期走强。此外,全球央行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对黄金需求或仍将扩张。对于白银而言,从近百年历史来看,金银比在50-80区间,而截至9月25日,金银比达到85以上。白银兼具金融属性与工业属性,在全球降息与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金银比有望回落。
稀土等小金属方面,近期稀土炒作情绪消退,工信部指导价格后现货交易相对平稳,磁材厂商采购正常化。但国内和进口矿稀土配额总量下降,全年短缺较为确定,稀土价格有望稳步上涨。锂方面,需活跃、储能订单旺盛、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等令市场继续上修需求预期。2026年供给过剩有望得到遏制,但中期碳酸锂产能释放仍较多,需继续跟踪需求强度。此外,刚果金延长9月22日到期的出口禁令至少2个月,钴短期短缺局面持续。在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影响下,小金属景气度或持续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