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轮牛市都会助推公募规模再上台阶。
今年在宣传上略显克制的公募基金规模屡创新高,市场上,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显著,随着鹏华基金跻身“万亿级”基金公司,目前已有10家基金公司规模突破万亿了,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如下图1:
图1:公募基金20强名单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5年9月30日
从上图可以看到下面几个特征:
1、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在去年的文章《沪上首家万亿公募基金出炉》提到,当时万亿基金公司才6家,一年多时间已经有10家超万亿基金公司。
这1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合计达到了14.79万亿,占总规模35.90亿元的41.20%,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2、卡位战”激战正酣
前十大基金公司里,前两名和最后两名规模相距不大,中间的两家规模也相距不大。
最引人关注的是今年7月份,华夏基金规模与易方达基金规模基金相距200多亿,眼看着公募老大要易主了,目前这两家实力都非常强,是市场里唯二的两家规模超两万亿的基金公司。
3、被动投资的“军备竞赛”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近年来规模增长最迅猛的领域,尤其是宽基和热门行业ETF,已成为巨头的必争之地。无论是沪深300、科创50,还是近期火爆的海外市场ETF,各家公司在产品布局、费率、流动性上寸土必争,成为规模增量最重要的来源。
4、主动能力的“定海神针”
尽管被动投资风头正盛,但长期的业绩回报依然是维系品牌和客户忠诚度的核心。在震荡市中,谁能交出更稳健的主动管理业绩,谁就能在下一轮市场回暖时赢得投资者更多的信任票。
站上万亿台阶之后,巨头们面临的挑战并未减少。如何平衡规模与业绩的关系,如何在庞大的体量下保持灵活性和创新活力,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更严格监管,都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十家万亿级公司的出现,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它意味着行业的成熟,也预示着竞争模式的升级。
未来的排位赛,将不再是单一的规模冲刺,而是一场考验综合耐力、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马拉松。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这场激战正酣的“卡位战”,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稀土价格暴涨37%!稀土板块狂飙#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