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21:53:28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天津
消费赛道新脉络:袁作栋调研与兴银智选消费 C 的深度观

#天天基金调研团#

调研背景 

1、本次调研内容背景来源《9.12日 【天天基金调研团】大消费有哪些投资机遇?调研兴银权益总袁作栋

 2、本文的四大核心

核心一:为使得读者更加深入理解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018991)袁作栋经理的投资逻辑以及操作思路,天咨君精心搜集、整理了经理近些年的各项路演资料,为大家详细呈现基金经理具体投资思路,系统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成长经历。 

核心二:本次调研活动天咨君体验精髓。

核心三:本次调研外天咨君对于消费领域的理解

核心四: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018991)产品介绍及深度评测。$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OTCFUND|018991)$

核心一:包斅文经理各时期路演精华分析及天咨带给您的思路解析 

对于了解一位基金经理,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搜集、整理并研究该经理的历年路演资料,从中可以透露出该经理的具体投资思路,以下是天咨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资料:

作为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袁作栋的投研生涯跨越实业、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其投资理念与市场认知的演变,恰似一部浓缩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从2019年加入兴银基金至今,他通过路演、季报、舆情等渠道,逐步构建起一套以周期思维为核心、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立体化投资框架。本文将基于其公开信息,系统梳理其不同时期的市场认知、产品管理逻辑与投资哲学演变。

一、市场认知的三次跃迁:从行业轮动到宏观变量

1. 早期阶段(2020-2021):行业性价比驱动的均衡配置
在管理兴银收益增强债券基金初期(2020年),袁作栋的路演材料显示,其核心逻辑是通过行业轮动捕捉性价比机会。例如,在2020年二季报中,他提出“风格分散、精选个股、逆向投资、控制回撤”四大原则。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聚焦消费、科技等成长赛道,同时通过可转债策略增厚收益。其代表作兴银丰运稳益回报混合基金在2020-2021年期间,通过配置新能源、半导体等高景气行业实现超额收益。

2. 中期突破(2022-2023):宏观周期与产业趋势的共振
2022年碳中和主题基金发行后,袁作栋的路演内容开始强调宏观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在2022年2月的路演中,他提出“碳中和是影响经济全局的宏观变量”,并构建了“能源结构-技术替代-政策催化”的分析框架。这一阶段,其投资范围从单一行业扩展至产业链上下游,例如:2023年二季度报告中,兴银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的持仓覆盖光伏设备、储能、新能源车等多个环节。

3. 近期深化(2024-2025):金融周期与风险溢价重构
2024年后的路演材料显示,袁作栋开始将金融行业纳入核心观察维度。在2025年8月的直播中,他提出“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正在改善,板块具备修复空间”。这一判断与其对经济复苏的预判相关:他认为随着地产风险出清与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股的估值压制因素正在解除。同时,其风险控制框架进一步强化,例如在2025年二季度报告中,兴银收益增强债券基金的债券持仓久期缩短至1.5年,以应对利率波动。

二、产品管理的双轨策略:固收+与主题投资的平衡术

袁作栋管理的产品线涵盖固收+、碳中和、消费等多个方向,其策略差异体现了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

1. 固收+产品的“性价比锚定”
以兴银收益增强债券基金为例,其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15%-20%区间,重点配置低估值蓝筹股7。在2025年一季度报告中,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海螺创业爱柯迪等周期股,契合其“基于性价比的逆向布局”逻辑。可转债策略方面,他坚持“低价策略”,偏好转股溢价率低于20%的品种,以降低权益市场波动对组合的冲击。

2. 主题基金的“周期Beta捕捉”
在碳中和主题基金中,袁作栋采用“产业趋势+估值分位数”双维度筛选。例如,2023年二季度其重仓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龙头股,但2024年二季度逐步减仓并转向绿电运营、智能电网等后周期板块。这种动态调整源于其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当渗透率超过30%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带来的盈利稳定性比单纯增速更重要。

3. 消费基金的“长线思维”
2023年发行的兴银智选消费混合基金,展现了其对消费行业的深度认知。在2024年路演中,他提出“赛道平替”与“高性价比消费”两大主线,例如布局零食折扣店、国货美妆等细分领域。这种选择既规避了传统消费股的估值压力,又契合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变迁。

三、投资方法论的三大支柱:周期、均衡、进化

1. 周期思维:从库存周期到长波周期的多维映射
袁作栋的周期框架包含三个层次:

短周期:通过库存水平、产能利用率判断行业景气拐点。例如2024年四季度增配工程机械,因当时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3% 。

中周期:关注技术迭代与政策周期共振。碳中和主题的布局即源于对“双碳目标”与能源技术的交叉验证。

长周期:研究人口结构、全球化分工等慢变量。其对消费行业的配置逻辑,部分基于我国中产阶级扩容的长期趋势

2. 均衡策略:风格分散与风险预算管理
在个股选择上,袁作栋采用“十三一”框架:

三性:成长性、盈利性、确定性三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一指标:风险调整后收益(Sharpe Ratio)。

组合构建时,他严格控制单一行业的权重不超过15%,且确保周期、成长、价值风格的市值占比动态平衡。例如2025年二季度,兴银价值平衡混合基金的前十大持仓覆盖消费、科技、金融三大板块。

3. 持续进化:从“自上而下”到“双向验证”
早期袁作栋更依赖宏观研判,但2023年后逐步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验证”。例如在2024年消费行业配置中,既参考社零增速等宏观数据,也通过草根调研验证终端动销情况。这种进化使其在2024年消费股波动中仍保持正收益。

核心二:本次调研活动天咨君体验精髓及思考

在9.12日的线上调研活动中,袁经理对于“周期” 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这也让我不尤想到经济界著名的周期专家周金涛先生,他对于康德拉季耶夫的康波周期研究颇深,而本次袁经理对于周期的理解,让我体会到如何像把握四季更替一样,挖掘出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袁经理的这一思路,灵感源自霍华德马克斯的经典著作《周期》,兴银基金也以此为核心,构建了一套投资方法论。

一、三步策略:锚定价值,捕捉时机投资不是碰运气,而是有章法的布局。

袁经理团队的策略分三步展开:
第一步:锚定长线价值方向。投资若只盯着短期涨跌,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风一吹就散了。因此,首先要找到有长期价值支撑的领域 —— 无论是行业赛道,还是具体资产,“长期价值” 是我们布局的第一块基石。

第二步:挖掘价格低位资产。市场永远有波动,当资产价格落到低位时,往往藏着机会。这就像买菜,降价的时候多囤点,道理是相通的。

第三步:在价值线上方卖出。我们深信 “均值回归”—— 价格总会围绕价值波动,不会一直偏离。所以,当价格跑到 “价值线” 上方时,就是该考虑落袋为安的时候了。

二、高性价比:让收益跑赢风险什么是 “高性价比”?

简单说,就是 “预期收益要远大于可能的损失”。我们的标准很明确:
预期收益至少是可能损失的 2 - 3 倍以上。
就像资产价格对应的 “预期收益”(向上的红色箭头),要远远长于 “可能损失”(向下的绿色箭头)。只有当风险和收益的天平,严重倾斜向 “收益” 时,这样的资产才值得我们果断出手。

三、周期信仰:相信均值回归的力量为什么能这么做?

因为袁经理及团队深深相信 “周期” 的存在 ,相信 “均值回归” 的必然。

本次调研活动,袁经理也阐述了人工智能是康波周期的起点这一新颖的观点。

袁经理此次调研活动提到,消费的长期价值,一方面是消费的国内大循环,消费在GDP的比重中在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永久性收入,袁经理列出一系列数据,例如:我国目前消费占比仅占55%,比10年前还要低,这其中包含农民工社保以及退休金的提升。我国目前消费占比仅占55%,比10年前还要低。我们的消费空间还有较大空间,符合中期价值量的增长。

袁经理列出我国与老美财富结构对比情况:

我国居民用在房地产方面的投入占总收入接近7成,而老美这方面的投入不到3成。

我国居民用在基金、股票方面的投入占总收入不到5%,而老美方面则接近25%。

因此,从这些方面看,我国的消费升级还有很大的空间。

本次调研中,天咨君也了解到,袁经理团队偏好在市场预期比较低的位置布局,预期比较低的前提是基本面一定是良好的行业,并且行业是可预期有积极变化的。

核心三:本次调研外天咨君对于消费领域的理解

一、消费的 “功能性” 退潮,“叙事性” 登场

以前买东西,看的是 “能用多久”“好不好用”。现在不一样了,一件商品能不能被选中,往往取决于它能不能 “讲个好故事”—— 这个故事不是广告里编的,而是能接住消费者心里的某段情绪、某重身份。
就像现在年轻朋友爱买的国货彩妆,不是因为它比进口大牌便宜多少,而是因为包装上的 “敦煌飞天” 纹样、眼影盘里的 “黛色青山” 配色,能让他们在化妆时想起 “东方美学” 这回事。有次跟 95 后同事聊起这个,她举着一支国风口红说:“涂这支去逛故宫,感觉自己跟红墙黄瓦特别搭,这种感觉比口红本身好不好用更重要。”
再看社区里的零食折扣店,周末总挤满人。你以为大家是来 “薅羊毛” 的?其实不然。有个经常去的朋友告诉我,她每次买一堆平价零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 “把零食摆满书桌的瞬间,觉得自己的小日子特别充盈”。这种 “花小钱获得的满足感”,是超市里按斤称的散装零食给不了的 —— 折扣店卖的不是零食,是 “低成本的幸福感”。
消费行业的第一个新逻辑,就是从 “卖功能” 转向 “卖情绪”。以前是 “我需要这件东西”,现在是 “这件东西能让我成为我想成为的样子”。那些还在纠结 “成分比别人好一点”“价格比别人低一点” 的品牌,早晚会被消费者抛在身后 —— 毕竟,没人会为 “好用” 记住你,但会为 “懂我” 一直选你。

二、场景比赛道重要:消费正在 “拆成小碎片”

十年前谈消费,我们说的是 “大赛道”:家电赛道、服装赛道、食品赛道。现在再这么说,就太笼统了。消费早就不是 “一条道走到黑”,而是被拆成了无数个 “小场景”,每个场景里都藏着新机会。
就拿家电来说,以前买冰箱,看的是 “容量多大”“制冷快不快”;现在买冰箱,要分 “租房党用的迷你冰箱”“宝妈用的母婴专属冰箱”“咖啡爱好者用的嵌入式冷藏柜”。我有个朋友在装修,专门给阳台留了个位置,放了台 “茶叶保鲜冰箱”—— 不是他多有钱,而是他每天早上泡一壶茶的习惯,需要这么个小冰箱来存不同品种的茶叶。

三、“升级” 不是买更贵的,而是买 “更对的”

我们总在说 “消费升级”,但我认为很多朋友理解错了 —— 升级不是 “以前买 100 块的衣服,现在买 1000 块的”,而是 “以前随便买一件能穿的,现在买一件最适合自己的”。这种 “对”,无关价格,只关需求。
再看饮食消费,以前我们追求 “吃得好”,现在追求 “吃得对”。比如现在流行的 “轻食”,不是因为它 “健康” 的标签,而是因为它 “不用想”—— 上班族早上拿一份,有菜有肉有主食,不用纠结 “今天吃什么”,也不用怕吃多了长胖。还有社区里的 “净菜店”,把菜洗好切好,配好调料,下班回家直接炒,解决了 “想做饭又怕麻烦” 的痛点。这些需求,跟 “贵不贵” 没关系,只跟 “能不能解决我的麻烦” 有关系。
消费行业的第三个新逻辑,是 “升级即精准”。消费者不再为 “品牌溢价” 买单,也不再为 “多余功能” 买单,只为 “精准匹配我的需求” 买单。就像现在有人愿意花几百块买一双 “适合扁平足的运动鞋”,有人愿意花几十块买一包 “无添加的宝宝辅食”—— 他们买的不是 “贵的东西”,而是 “能解决我具体问题的东西”。

以上是天咨君对于消费领域的个人思考,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核心四:兴银智选消费混合C(018991)产品介绍及深度评测。

该基金成立于23年11月2日。

从基金累计净值来看,该基金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

从季度涨幅来看,该基金四分位想象图均处于良好水平。

从收益走势图来看,该基金大幅优于同类平均水平。

从风险和波动指标来看,该基金的四项指标均优于同类平均水平较大比例。

性价比三项指标也大幅犹豫同类平均水平。夏普比率排名前10%。

相对收益各项指标也排名靠前。

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该基金不仅持有消费领域标的,医药、通信、工业领域也纳入其范畴,这样为消费题材的稳定性带来了不少选择。

我们再来看一下袁经理的个人能力:

收益排名基金经理前9%,抗风险能力则排名前10%,妥妥的明星高能经理。

在超额收益方面,该基金近一年排名同类前15%。

个股选择方面,基金排名前13%。

我们再来看一下袁经理在管产品情况,其中有两只被权威评级机构“晨星”评为5星级水平。可见袁经理的管理能力。

当我们顺着袁作栋经理从行业轮动到金融周期的认知跃迁,读懂消费领域 “从功能到情绪、从赛道到场景” 的深层变革,再看向兴银智选消费混合 C(018991)震荡上行的净值轨迹、跨领域持仓的稳健设计,便能恍然:优质的消费投资从非追逐短期风口,而是如把握四季般,于周期中锚定价值,于变化中捕捉真需求。这场 9.12 日的调研,天咨君认为既是对一位基金经理 “周期 + 均衡 + 进化” 投资哲学的拆解,也是对当下消费赛道的全景观照 —— 至于如何在其中找到适配自身的配置方向,或许正是每一位投资者值得细思的后续命题。

#创作扶持计划##牛市消费怎么买?##大消费投资机遇来了#@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兴银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