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探正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消费级市场。10月23日晚,松延动力公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下称“小布米”)首发数据:20时至23时3小时内销量即突破200台。据官方介绍,这是“全球首款万元内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定价9998元。
松延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群访时表示,此前人形机器人难入消费级,主因技术瓶颈与模型泛化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养老护理、家政等复杂任务。他强调,推出“小布米”旨在让人形机器人真正走进家庭前,先提供情绪价值,且“小布米”尚属“准消费级”产品。
在头部厂商订单增长与产业链成熟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价格持续下探。随着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其距离家庭生产力还有多远?
**小尺寸差异化与自研降本**
为将价格压至万元内,松延动力选择“小尺寸”路径。姜哲源称,决策源于巴黎快闪活动观察:身高1.2米的N2虽受成年人喜爱,但因身高接近儿童,易引发其不安。“小尺寸既能提升性价比,又能优化运动性能——相同流体密度下,尺寸越小,运动表现越好。”他强调,小尺寸对成本控制与亲和力均至关重要。
不过,研发难度亦显著。轻量化设计导致仿真训练不准确,紧凑内部空间对散热、走线及集成化提出极致要求。姜哲源指出,“小布米”价格可控的核心在于自研:目前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90%,除电机外,结构、电路板及域控制器等均自主研发,且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以实现轻量化与成本优化。
数据显示,“小布米”身高约94厘米、重12千克,具备21个自由度(每条腿6个、腰1个、每只胳膊4个),支持起身、行走、奔跑、舞蹈表演,可二次开发及图形化编程。该产品10月23日已上线京东,开启10月23日至12月12日限量预售,且接入京东JoyInside2.0智能系统,对话轮次平均提升超120%。
**瓶颈与未来**
尽管“小布米”表现亮眼,行业清醒认识到其与家庭生产力的差距。姜哲源直言,当前最大瓶颈是“数据荒”——真实环境下交互数据匮乏,制约智能化水平。从情绪陪伴到生产力工具的跨越,需行业在数据采集与模型训练上实现质的飞跃。
随着主机厂降价推动供应链降本,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赛道关注度升温。姜哲源预测,明年该领域热度将进一步提升。相较于消费级,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路径不同:传统机械臂价格稳定,而具身智能类尚处概念验证阶段,价格非关键考量。
中国企业正展现独特优势。姜哲源称,中美算法与模型差距不大,中国在硬件测试环节更具优势,“首个让机器人规模化进入家庭的国家,将是中国”。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正经历关键转型。随着技术突破、成本下探与生态完善,其逐步走进消费者日常。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Figure 03人形机器人发布 量产在即#$嘉实优化红利混合A(OTCFUND|07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