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业内朋友聊下来,明显感觉到电池板块的热度又上来了。从排产数据看,电池厂目前确实挺忙的,动力和储能两头需求都在发力。9月份行业排产环比增长了10%,到了10月份,又在高位基础上再往上走了10%,同比增速超过35%,这个数据是略超市场预期的。有调研反馈说,头部电池企业现在产能利用率比较高,有的甚至出现产能跟不上订单的情况。展望全年,行业需求增速可能维持在40%左右的水准。这种排产和指引的双重改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基本面的切实变化。
需求端的故事,需要分区域来看。储能市场的爆发是今年一个很大的亮点。独立储能的发展势头很猛,预计全年还能保持30%-40的增长。海外市场更是亮点纷呈。综合下来,有机构测算今年全球储能电池的需求可能达到550GWh左右,同比增幅高达70%。而且这种增长看起来有持续性,预计全球储能需求有望达到770GWh,再增长40%。需求持续超预期,而供给端的扩张相对理性,供需关系确实在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对产业链的盈利改善是积极信号。
除了需求拉动,技术层面的突破也值得关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快。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到地方产业政策,都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展现了较强的支持力度,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更关键的是,产业内部的推动力很强,材料、设备企业都在积极跟进,量产时间表似乎在不断提前。这种技术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不仅会打开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上的应用空间,对储能领域的长期安全性和成本优化也有战略意义。
聊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问,作为普通投资者,怎么把握电池行业的机会?这个板块产业链长,技术变化快,个股波动比较大。比如某个技术路线的变化,或者某个大客户的订单变动,都可能对单一公司股价造成较大影响。对多数人来说,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参与,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一方面分散了个股风险,另一方面也不会错过行业贝塔式的增长机会。
目前市场上跟踪电池板块的指数产品中,$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发起C$ (018927)是聚焦这个方向的一个工具。它主要布局电池产业链的核心企业,覆盖动力、储能等多个细分领域。从业绩表现看,这块指数近期表现比较活跃,近一周收益率 around 10.86%,近三个月累积上涨约64%,近半年涨幅超过84%,近一年和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也分别达到66%和72%左右,整体跟住了电池板块的上涨势头。当然,过去业绩不代表未来,但产品的定位清晰,就是紧扣电池赛道,适合对新能源长期趋势看好,又希望平滑个股波动的投资者考虑。

站在当前时点,电池板块的景气度确实在回升,需求、技术、供需格局都在向好。投资总是伴随不确定性,但电池作为能源变革的核心环节,其中长期成长空间还是比较清晰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保持耐心,或许比追逐短期波动更重要。#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