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固态锂电池领域搞出大突破——通过新路径解决了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核心难题,成果直接发在《先进材料》上。这波技术革新不是实验室里的“PPT概念”,而是实打实为产业化铺了路。
往深了扒,这背后是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技术-资本-市场”共振。中金研报里说得明白:固态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让它成了下一代锂电池的“种子选手”。现在材料创新和工艺迭代都在加速,半固态电池已经装车,全固态电池2027年左右要小批量量产。这波技术浪潮里,电池、材料、设备厂商都在跑马圈地,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
具体看技术进展,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就是个典型——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超400公里+4C超充的混动车电池,用了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既补了钠电池能量密度短板,又发挥了它在高功率和低温场景的优势。中创新航的“无界”全固态电池更猛,能量密度430wh/kg,容量50Ah以上,寿命、功率都有突破,计划2027年装车。国轩高科的金石电池也不甘示弱,能量密度350Wh/kg,续航1000公里,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设备端更热闹,先导智能已经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覆盖从电极制备到高压化成分容的关键设备;亿纬锂能成都基地“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300Wh/kg,主要给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用。
产业链机会也值得深挖。材料环节,当升科技的固态锂电专用钴酸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已经卡位比亚迪、一汽这些顶级车企;固态电解质方面,氧化物、硫化物路线都在突破,硫化锂作为关键原料,液相法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壁垒也在被攻克。设备环节,等静压机、高精度叠片机这些核心设备需求激增,中游设备厂商正迎来资本密集涌入期。
后续催化方面,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这些新场景是重要推手。eVTOL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快充”的极限要求,让固态电池成了核心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对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热稳定性的严苛要求,也倒逼固态电池技术迭代。政策端更不用说,工信部新修订的《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固态单体电池性能做了硬性要求,热扩散测试、底部撞击试验等新规,都在给固态电池的安全性优势“盖章”。
从投资角度看,个人选股难度大,技术路线、政策影响、海外布局都要研究。这时候,跟踪指数的工具就派上用场了。$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发起C$ (018927)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深耕固态电池领域,持仓深度覆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这些绩优个股,能一键打包产业链核心资产。业绩表现也亮眼,近1月涨18.45%,近3月涨66.13%,近6月涨93.61%,远超同类平均水平。
现在固态电池正处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窗口期,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利好叠加,正是布局的好时机。通过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发起C这样的工具,既能分享产业链增长红利,又能避开个股筛选的高门槛,算是“省心又高效”的选择。#10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