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来看,固态电池有较多催化因素。第一重催化,是产业界共识已然出现转变。过去大家对固态电池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印象,但现在产业界已经普遍认识到这是确定性的发展方向。第二重催化则来自企业端。企业层面边际变化亦不容忽视。上周有头部车企,其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已经实现批量上市,这标志着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行情已相当火爆。过去两周,行业技术共识达成,极大提前了量产与0到1爆发的时间节点。这是最为关键的变量。不得不说,这个进展比大多数人预期的都要快。
展望未来,众多龙头车企也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半固态电池的批量装车与正式销售。全固态电池则尚未达到装车销售阶段,目前仍处于装车实验阶段。据我了解,四季度头部电池厂商或将实现设备定型。若工艺成熟,展望十月、十一月,催化剂将持续涌现,这可能带来板块的持续表现。
在主要应用场景上,理论上固态电池量产多少,便可以直接替代掉多少液态电池。比如手机领域,固态对传统液态的替代空间就很大;车用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现有的所有电池几乎都可以被固态电池替代,所以不需要过多担心未来的市场空间问题。
往后看,固态电解质赛道未来肯定是大几千亿级的蛋糕。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足够大,能够容纳多家龙头企业共同发展。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赛道是负极材料。在整个电池成本中,负极的价值占比有可能从液态体系中的6%-8%,上升到固态体系中的20%-30%甚至更高,这也意味着该领域值得重点关注。近期表现最突出的设备板块,长期来看也持续看好,毕竟设备企业是整个产业的"卖铲人",会最先受益。
最近的一些产业动态也值得关注。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已经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正式贯通,良品率已达90%。车企方面,上汽名爵MG4于8月正式上市,其中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售价已经进入主流价格带。这些进展都表明,产业化正在快速推进。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阶段。固态电池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生产成本较高,大约是锂电池的2-3倍,这种溢价暂时只能放在高端车型中。即便实现量产,在未来3-5年内也不太可能下放到10万-25万元的主流价位车型中。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显现,成本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确实存在不少机会,但专业技术门槛较高,个股选择难度较大。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通过基金来布局可能更为合适。
$南方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发起C$ (018927)正是布局这一赛道的优选工具。该基金深耕固态电池领域,基金弹性充足,曾单日上涨超过10个百分点!今日南方电池盘中表现强势,预估上涨4.73%!从业绩表现来看,多个阶段都相当亮眼,近1月上涨33.58%,近三月上涨49.29%,近6月上涨35.68%,近1年上涨67.44%!
总体来说,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投资机遇值得关注。但市场总有波动,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当配置,把握产业发展的红利期。未来几个季度,随着更多催化剂的释放,这个板块可能还会有不错的表现。#人形机器人利好不断!机构掀调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