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广发基金
沪指突破4000点,创了十年新高。
在行情不断演进之际,不少人却仍在 “追热点踏空、持基坐过山车” 的循环中纠结。
而科技无疑是市场最强的主线,能提前布局这轮行情的基金经理,说明他们具备较强的左侧布局能力。
无论政策导向、企业业绩兑现、全球资金流入等多重利好,科技的长期趋势已经很明确了。
在这轮行情中,成立于2024年3月的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类018835,C类018836)格外亮眼,截至11月14日,该基金年内收益冲到72.15%,在4637只同类基金中稳居前4%。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OTCFUND|018835)$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OTCFUND|018836)$

在震荡起伏的市场里,这只基金凭什么能跑出如此优异的成绩?
答案就藏在基金经理陈韫中的投资策略里。
1、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实操经验以及对市场的前瞻研判
作为从业近十年的TMT研究老兵,他不跟风追热,重视前瞻研究,将成长板块分为两大分类。
一类是 “传统成长” 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产业成熟的赛道,他用 “周期成长” 思维判断行业冷暖,在估值合理时布局;
另一类是具身智能、AI、固态电池等这类 “新兴成长”,瞄准从0到1的渗透率突破期,提前捕捉产业爆发机会。
这种分类策略让基金在市场轮动中如鱼得水。
2024年二季度市场调整时,陈韫中保持低于三成的低仓位平稳避险;三季度政策利好落地后,他迅速加仓至八成以上,重点布局港股互联网和A股科技成长标的,精准踩中去年“924” 行情风口。
今年以来,基金更是灵活切换赛道,一季度侧重港股互联网、汽车、半导体,二季度转向军工,每个阶段都抓住了核心机会,用行业轮动和个股挖掘双轮驱动超额收益。
2、更难得的是,这只基金的成长逻辑和当下时代趋势高度契合。
“十五五” 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放在突出位置,AI、量子科技、商业航天等领域迎来政策红利密集期。
陈韫中紧盯的这些赛道,既有AI多模态应用催生的算力、存储需求爆发,也有固态电池解决机器人续航痛点的确定性机会,更有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前沿领域的产业化突破。
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的技术迭代和产业节奏,在他的专业研究下变成了清晰的可投资方向。
从基金规模变化也能看出市场的认可。
2025年二季度末还只有9.58亿元的规模(合并AC类),到三季度末已飙升至22.75亿元,资金用脚投票,印证了其投资实力。
但陈韫中并未盲目扩张持仓,而是继续保持均衡分散的风格,在传统成长和新兴成长之间合理搭配,既保证了组合的进攻性,又通过灵活调仓控制波动。

3、当然,科技成长赛道天生带着波动属性,没有永远上涨的行情。
但陈韫中“分类管理+动态调仓”的框架,以及对止盈纪律的坚守,让基金在逆风期也展现出韧性。就像他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一样,广发成长启航也在成长投资中兼顾了进攻与防守。
在科技成为时代主线的今天,普通人想分享成长红利,选对基金经理比选对赛道更重要。
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又希望避开盲目追高风险的朋友,不妨多关注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 类:018835;C 类:018836)这只基金的动态。
毕竟,在长期向上的科技浪潮中,找对靠谱的引路人,才能更从容地穿越波动,收获成长的果实。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
#沪指失守4000点!全面牛市何时到来?# #创新药三连涨!医药商业狂飙# #美存储芯片股下跌 止盈信号or倒车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