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成长一起投# 今年科技制造赛道的热度,我没跟风入场,但观察下来,它的上涨绝非短期资金炒作,而是“政策锚定+产业落地+资金共识”三重逻辑拧成的长期趋势,这点特别打动我。
政策端,今年7月国内“人工智能+”行动意见落地,紧接着美国也发布AI行动计划,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将AI提升到战略高度,这种“全球协同”的政策力度很罕见——这不是单国的短期刺激,而是给整个产业画了“长期发展”的蓝图,比如国内后续可能围绕AI与传统产业融合出台细则,海外对算力的支持也会持续,政策托底的安全感很足。
产业端,我最关注两个“实”:一是需求实,OpenAI签3000亿美元算力协议、ChatGPT5落地,说明全球AI算力需求是真爆发,不是喊口号;二是突破实,国内披露的高性能PPU芯片、互联网龙头云计算业务超预期,这些不是“画饼”,而是能看到技术落地、业绩支撑的进展。尤其科技巨头纷纷提高资本开支,这背后是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如果产业没前景,谁会愿意真金白银砸钱?
市场表现更能印证这种逻辑:科创200今年涨53.02%、创业板指涨48.09%,通信、电子和高端制造业领涨,甚至中美科技股联动向上,这不是偶然。资金在挑“真成长”,不是炒概念——比如高端制造出海,不只是订单多,更是中国供应链在全球重构中,靠成本、技术优势抢下的“长期份额”,这种竞争力不是短期能被替代的。
我目前没持仓$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

,是因为在等“回调中的确定性”——短期市场有波动很正常,比如国庆后受贸易冲突影响的回调,但只要政策不转向、产业需求不萎缩,这个赛道的长期景气度就还在。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追涨,不如多跟踪两个信号:
一是AI算力的下游落地(比如大模型在工业、医疗的应用进度)
二是高端制造的出海数据(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的海外市占率)
这些“实打实地数据”,才是判断要不要入场的关键。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你们觉得跟踪这个赛道,最该关注哪些指标呢?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