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成长一起投#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
第一部分:科技板块热度分析与展望:从资金驱动到基本面引领的演进
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资本市场含“科”量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科技板块无疑是A股市场最亮眼的主线。通信指数大涨超64%,电子、传媒、计算机等指数均涨超20%,光模块指数年内更是大涨超125%。随着指数连续上扬,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以及这轮行情能否持续。从资深财经分析师的视角看,科技板块的热度仍有望延续,但驱动因素将从之前的资金推动逐步转向基本面驱动,市场也将从“普涨”进入“精选”阶段。
01 历史对比:三轮科技牛市的时空维度分析
回顾A股市场历史上的科技股牛市,可以发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规律。2013年至2015年,移动互联网兴起催生了“互联网牛”,创业板指最大涨幅达589.73%;2019年至2021年,新能源和半导体引领的“赛道牛”中,创业板指最大涨幅为201.81%。而本轮科技牛自2024年低点算起,截至2025年9月中旬,创业板指最大涨幅为113.67%。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维度看,本轮行情尚未达到前两轮牛市的峰值水平。从行业涨幅看,“互联网牛”中有31个行业指数最大涨幅超100%,计算机指数暴涨近8倍;“赛道牛”中也有19个行业指数翻倍。相比之下,本轮行情目前只有6个行业实现翻倍,其中通信指数涨超180%。这表明从领涨行业的涨幅看,本轮科技牛市仍有空间。天风证券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判断:2013年至2015年,涨幅前10名的二级行业平均峰值涨幅为446%,而本轮行情这一数字为110%,仅约上一轮峰值的1/4。
02 资金动向:交易拥挤度与机构配置空间
交易拥挤度是衡量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2025年以来,TMT板块成交额占A股比例一度超过46%,逼近历史最高水平,加权换手率峰值接近5.8%,超过此前两轮牛市的峰值。这种交易集中度在个股层面更为明显。年内累计成交额前20名中有多达12只是TMT板块个股,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等累计成交额均超万亿元。然而,高盛指出,虽然交易数据惊人,但A股散户情绪指标远未达到2015年中或2020年末的亢奋水平。市场并未处于泡沫之中,当前科技行业估值虽有提升,但背后有强劲盈利增长的支持。从机构配置看,公募基金对TMT行业的平均持股比例为5.73%,约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8.28%的70%。这表明机构仍存在加仓空间,增量资金的涌入可能继续推动行情发展。
03 产业基础:技术突破与业绩兑现
与以往牛市不同的是,本轮科技行情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突破支撑。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快速迭代,多模态融合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在算力层面,GPU等硬件升级为AI规模化应用提供支撑。业绩兑现程度也远超以往。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283%,净利润增长近356%;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增速超过43倍。这种业绩高增长为科技股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创新药领域,研发突破与BD合作成为板块上涨的坚实基础。2025年上半年中国BD相关交易总金额达608亿美元,比2024年全年高出37亿美元。人形机器人领域则因大额订单涌入,展示了商业化前景。
04 政策与资金:双重利好支撑科技板块
政策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空前。“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十五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展开投资布局。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资金面上,央行创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入市,为市场持续注入“活水”。A股市场的资金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ETF总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这类资金具有低换手特性,有助于市场从“题材炒作”向“盈利驱动”转变。
05 投资策略:从“普涨”到“精选”的转变
随着科技板块不断扩容,投资策略需要从“贝塔”行情向“阿尔法”机会转变。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指出,科技将“全面开花”,但并非无差别普涨,投资将进入“精选时代”。高质量成长型企业将成为市场稀缺资源。嘉实基金基金经理孟夏认为,科技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格局。他建议投资者更应注重企业质量,并在行业配置上保持适度均衡。对于普通投资者,可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制造业出海,那些能够提升全球份额的优质企业将迎来长期投资机会;二是内需反转,包括估值合理、增长较快或经营出现拐点的行业。在具体赛道选择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医药等细分成长赛道具备长期布局价值。其中,AI最直接受益的是国产芯片与算力基建,算力需求从训练侧转向推理侧,推动IDC建设需求增加。
展望未来,科技板块仍将是A股市场的重要主线。随着“十五五”规划开局,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领域将持续为市场注入活力。市场大概率将延续“慢牛”态势,但结构分化将成为主要特征。对投资者而言,与其担心整体估值,不如深入研究产业趋势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盈利能力强,且能持续构建商业壁垒的头部科技企业,有望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二部分: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基金投资价值分析:高成长赛道中的精选利器
近一年年化收益率83.06%,超越97.36%的同类产品,最大回撤-16.75%——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了精妙平衡。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代码018836)自2024年3月19日成立以来,取得了任职回报140.59%的亮眼业绩,近一年年化收益率高达83.06%,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5%。该基金由深耕科技成长领域多年的基金经理陈韫中管理,采用“自上而下选择赛道与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的策略,主要投资于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高成长潜力行业。
01 业绩表现:高收益与良好风险控制并存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成立以来表现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截至2025年11月初,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123.18%,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短期业绩虽有波动,但长期表现优异。近一月收益率-1.47%,在同类产品中排名中等;但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72.18%,超越95.45%的同类产品。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令人满意。该基金近一年夏普比率达到2.63,超越98.06%的同类产品,表明基金在承担单位风险的情况下创造了优异的回报。最大回撤控制相对合理。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6.75%,虽略高于同类平均水平,但对于一只重点布局高波动科技成长股的基金而言,这一回撤控制已属不错。
02 投资策略:聚焦科技成长,动态调整结构
基金经理陈韫中采用“成长赛道+优质个股”的双重精选策略。一方面自上而下选择成长空间广阔的细分行业,另一方面自下而上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资产配置方面,基金保持高股票仓位运作。2025年三季度末数据显示,股票资产占基金总资产比例高达88.85%,通过高仓位充分参与股市投资机会。行业配置聚焦科技制造,兼顾多元化。从股票资产行业分布看,电子行业占比13.48%,基础化工占4.81%,通信占4.52%,传媒占4.08%,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投资组合。持仓结构动态调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例如,2025年一季度基金加大了对港股互联网科技的配置,而二季度则加强了对国防板块的配置。
03 基金经理:深耕科技成长赛道的专业选手
陈韫中拥有4年以上的基金管理经验,目前在管基金总规模176.01亿元,从业以来年均回报12.56%。他的投资理念是深耕科技成长领域,认为这是“成长板块超级大牛股的诞生摇篮”。作为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陈韫中在科技行业研究方面有深厚积累。他曾在多家机构担任研究员,2019年加入广发基金后从行业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对科技行业发展规律有深刻理解。陈韫中管理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的任期回报显著。在1年227天的任期内,实现了140.59%的任职回报,展现了出色的投资管理能力。
04 资产配置与持仓结构:侧重成长股,集中度适中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7.61%,属于“持股集中度低”水平。这种适度集中的持仓结构既有利于抓住重点个股的投资机会,又避免因过度集中而放大风险。最新报告显示,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了多个科技成长子行业。包括德明利(存储芯片)、阿里巴巴-W(互联网科技)、广东宏大(军工)、新易盛(通信设备)等。基金还适时调整持仓结构。与2025年一季度相比,基金的重仓股发生了明显变化,增加了国防板块的配置,反映了基金经理对市场热点变化的敏锐把握。港股投资占比适度,充分利用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科技股。截至2025年三季度,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比例达到23.94%,有效拓宽了投资范围。
05 风险收益特征评估:适合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从风险等级来看,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属于“中高风险”产品,适合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基金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集中投资风险和大额赎回风险。截至2025年11月,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71.17%,个别投资者的大额赎回可能对基金运作产生影响。历史波动性分析显示,该基金近一年最大回撤为-16.75%,略高于同类平均水平。投资者应有心理准备,基金净值在短期内可能出现较大波动。费用结构方面,该基金C类份额无申购费,持有满30天以上免赎回费,但每年收取0.5%的销售服务费。这一费率结构适合中短期投资的投资者。
06 投资价值与适用场景分析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显著投资价值。随着国家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基金重点布局的科技成长赛道有望持续受益。对投资者而言,该基金适合以下场景配置:
- 作为科技赛道曝光工具:投资者可通过该基金一键配置多只优质科技成长股,避免个股选择风险。
 - 组合多元化配置:基金投资范围覆盖A股和港股,行业分布广泛,可作为投资者组合中的成长型资产配置。
 - 长期价值投资:基于科技创新驱动长期经济增长的逻辑,长期持有有望分享科技行业发展红利。
 
投资者可采取分批买入或定投策略参与该基金。鉴于科技股波动性较大,定投策略可平缓成本,降低择时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产业政策持续向新质生产力倾斜,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科技成长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作为聚焦这些领域的基金,将继续发挥其专业选股优势,为投资者捕捉科技成长红利。对投资者而言,关键是要保持理性与耐心,不被短期波动干扰,基于长期视角布局科技成长赛道,从而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遇。!
#能源金属概念狂飙!锂电大周期来了?# #AI应用类股票大涨:短剧概念逆势走强# #美联储再次降息!12月降息与否难料# #科技热点摊开业啦# #11月基金投资策略# #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啥信号?# #飞天茅台批发价跌破1700!酒价何时触底?# #慢慢投基路 你悟出了哪些投资哲学?#,@广发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