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

近期A股科技板块上演“过山车”行情,高位科技股纷纷跳水,单日跌幅超10%的个股不在少数。身边不少小伙伴慌了神,有的急着割肉离场,有的在交流群里大喊“科技不行了,快跑”,甚至有人开始怀疑科技赛道的长期价值。但我却稳稳拿住手中的基金,心里毫无波澜——尤其是11月6日下午参加调研团,聆听了陈韫中经理的深度分享,再加上与各位投资大佬的交流讨论后,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科技的春天从未远去,慌的人只是没挑到真正优质的科技成长基金。
真正的好基金从不畏惧市场震荡,就像我关注并持有的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类018835,C类018836),在近期科技股一片哀嚎的行情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数据不会说谎,这只基金近一周逆势红盘,录得0.9%的上涨,在动辄10%+跌幅的板块调整中,这份抗跌性显得格外难能可贵。把时间线拉长看,它的表现更是亮眼:近一年大涨67.39%,远超同类基金平均水平;成立于2024年3月19日的A类份额,短短一年多时间累计上涨147.73%,单位净值达到2.4773,相当于给持有人实现了“本金翻倍还多”的收益。正所谓“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震荡市正是检验基金“内功”的最佳时机,今天就从多个维度给这只基金做一次全面体检,看看它究竟凭什么在震荡中脱颖而出。
一、业绩表现:短期抗跌+长期爆发,全周期都能打
评价一只基金的核心,终究要回归业绩。广发成长启航混合最让人放心的地方,就是它“短期抗跌、长期爆发”的双重特质,无论是震荡调整期还是趋势上行期,都能给持有人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在近期的科技板块回调中,这只基金的抗跌性尤为突出。10月中旬以来,科技龙头指数经历了多轮重挫,10月14日单日跌幅达5.04%,10月10日和10月31日跌幅也分别达到4.42%和3.56%,多日调整让不少科技主题基金净值大幅回撤。但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却展现出极强的韧性,11月10日当天还逆势上涨0.95%,在板块普跌的行情中成为难得的“避风港”。这种抗跌性并非偶然,回顾它的运作历程,2024年成立后经历了半年建仓期,恰好避开了去年6月后的市场下跌,从9月开始高仓位运作后,既抓住了后续的科技行情,又在多次板块震荡中控制了回撤幅度。
长期来看,这只基金的收益爆发力更是同类中的佼佼者。截至2025年11月,A类份额近3个月上涨24.42%,近6个月上涨52.89%,近12个月涨幅高达67.39%,在611只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前10,处于绝对的头部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在市场整体波动加大的情况下,该基金单季度净值增长率达到36.93%,实现利润1.98亿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7元,用实打实的盈利证明了自己的投资实力。持有这样一只“涨得多、跌得少”的基金,即便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也很难产生恐慌情绪。

二、基金经理:科技老兵掌舵,经验与眼光双在线
基金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是基金经理,一只优秀的科技成长基金,必然离不开一位深耕赛道、眼光独到的掌舵人。广发成长启航混合的基金经理陈韫中,正是这样一位兼具经验与实力的“科技投资老兵”。
陈韫中目前管理着5只基金,截至2025年10月底,这5只基金近一年均实现正收益,其中广发成长启航混合A类以94.92%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领跑,展现出稳定且出色的投资能力。他的投资风格最大的特点是“深耕产业、精准择股”,不会盲目追逐市场热点,而是基于对科技产业链的深度理解,挖掘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成长潜力的标的。在11月6日的调研分享中,陈经理对AI算力、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前沿赛道的产业逻辑、技术瓶颈和市场空间进行了细致拆解,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场景,从技术迭代节奏到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得面面俱到,让在场的投资者都感受到了他深厚的行业研究功底。


更让人放心的是陈韫中的风险控制意识。他在调研中提到,科技投资既要敢于把握趋势,也要学会“敬畏市场”,通过分散持仓、动态调整仓位等方式控制组合波动。从基金运作来看,他确实践行了这一理念:在市场过热时不盲目追高,在板块回调时敢于逆势布局优质标的,这也是该基金能够在震荡市中保持稳健表现的关键原因。有这样一位“懂产业、会择时、控风险”的基金经理掌舵,就相当于给投资加上了一道“安全锁”。
三、投资策略:全产业链布局+灵活轮动,精准捕捉科技红利

如果说基金经理是灵魂,那么投资策略就是基金的骨架。广发成长启航混合之所以能持续跑赢市场,核心在于其“全产业链布局+灵活轮动”的投资策略,既抓住了科技赛道的长期趋势,又规避了单一赛道的波动风险。
从持仓结构来看,这只基金采用了“核心+卫星”的配置思路,既聚焦科技核心赛道,又兼顾潜在成长领域。最新定期报告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了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个热门赛道,既有阿里巴巴-W这样的港股科技龙头,也有德明利、新易盛、长川科技等A股细分领域翘楚,持仓占比相对均衡,避免了单一标的波动对组合的影响。基金管理人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报告期内保持高仓位运作,主要配置了港股人工智能龙头以及A股的科技成长标的,同时增配了人形机器人和固态电池的潜力标的,这种布局既贴合了当前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又为未来收益埋下了伏笔。
灵活的行业轮动是这只基金的另一大亮点。与单一赛道基金不同,广发成长启航混合不会死守某个领域,而是根据产业政策、技术进展、市场情绪等因素动态调整持仓。比如2025年一季度加大对港股科技的配置,5月布局小微科技企业,6月聚焦算力和军工赛道,通过精准的轮动把握不同阶段的市场机会。这种策略在震荡市中优势尤为明显,既能避开单一赛道的深度回调,又能及时捕捉新的成长风口,这也是它能够在近期科技股分化行情中逆势上涨的重要原因。

四、持仓结构:兼顾价值与成长,分散风险提收益
持仓结构是基金投资策略的直接体现,也是影响基金业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广发成长启航混合的持仓既兼顾了龙头企业的稳健性,又保留了中小盘成长股的爆发力,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实现了“风险可控、收益可期”。
从市值分布来看,这只基金的持仓涵盖了大、中、小盘股,既有阿里巴巴-W这样的大市值龙头企业,也有不少细分领域的中小盘成长股。大市值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的现金流,能够在市场波动时起到“压舱石”的作用;而中小盘成长股则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潜力,为基金提供了可观的收益弹性。这种“大小兼顾”的持仓结构,既避免了纯大盘股组合收益不足的问题,又规避了纯小盘股组合波动过大的风险。
从行业分布来看,持仓主要集中在硬科技领域,但又不局限于单一行业。前十大重仓股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军工等多个赛道,这些行业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能够有效分散行业风险。比如在AI算力行情爆发时,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相关标的推动基金净值上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复苏时,赛力斯等标的又能提供收益支撑。这种多元化的行业布局,让基金能够充分享受科技产业多点开花的红利,同时降低了单一行业回调对组合的冲击。
五、机构认可度:专业资金加持,侧面印证投资价值
专业机构的认可度,往往是基金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和稳健的投资风格,赢得了不少专业机构的青睐,成为机构资金布局科技赛道的重要选择。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达到11.37亿元,相比成立初期实现了大幅增长,资金的持续流入体现了投资者对基金业绩的认可。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专业机构也在逐步加大对这只基金的配置力度。机构投资者通常具备更专业的研究能力和更严格的筛选标准,他们的认可从侧面印证了广发成长启航混合的投资价值。在11月6日的调研活动中,有多位机构投资者针对基金的持仓调整、行业判断等问题与陈经理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出对这只基金的高度关注。

专业机构的加持不仅为基金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基金投资运作的规范化。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和建议,能够帮助基金经理更全面地考虑投资风险,优化投资策略,从而为全体持有人创造更好的投资回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一只受机构认可的基金,相当于多了一层专业背书,投资胜率也会相应提高。
六、运作机制:严控申赎冲击,保障持有人利益
除了业绩、基金经理和投资策略,基金的运作机制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完善的运作机制能够有效保障持有人的利益。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在运作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申赎冲击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该基金采用了合理的申赎规则设计,对于大额申购和赎回设置了相应的限制和费率结构,避免了短期大额资金进出对基金投资组合的冲击。同时,参考行业内成熟的运作模式,通过调整基金份额净值的方式,将基金调整投资组合的市场冲击成本分配给实际申购赎回的投资者,从而减少对存量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不利影响。这种机制设计能够保障长期持有人的利益,避免了“短期资金赚快钱、长期持有人扛风险”的情况发生。
此外,基金管理人广发基金具备强大的投研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为基金的稳健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发基金在科技领域拥有专业的研究团队,能够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和企业基本面变化,为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提供扎实的研究支持。完善的投研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让广发成长启航混合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保持清晰的投资逻辑,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操作。
最后一句话总结:科技的春天远未离去,但科技投资,选对基金比什么都重要。@广发基金

$广发成长启航混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