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药领域,CXO、CRO、BD业务、License-out等专业名词常常会被提及。对于关注创新药的投资者而言,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产业链环节与行业发展脉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图1:创新药产业链简化图

创新药企的外包服务
CXO是对通过合同形式为药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组织的统称,简单点说,CXO就是创新药企的“外包”。
为什么创新药企需要“外包”服务呢?
这是因为创新药企,特别是初创药企,受制于资金、人力等因素,难以独立承担全链条研发工作。而创新药企借助CXO的专业化分工,能有效分担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举个例子,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环节程序繁杂,需要招募大量的受试者(如临床III期往往需数百上千名受试者),且试验过程需要开展长期(需历经数年)、严格的数据监测与统计分析。若创新药企自建团队开展试验,需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等环节。
而CXO企业凭借标准化流程、专业化团队,还有丰富的受试者招募渠道等优势,能帮助创新药企更快速的筛选适合人群,缩短试验周期,有效降低成本。
提供CXO服务的企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CRO(合同研发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和CSO(合同销售组织)等。从图1可见,CXO业务贯穿创新药主体业务的全流程,涵盖药物的研发设计、生产到最后的流通销售环节。
假若把创新药企比作一家“美食工厂”,那么从菜品创意设计到后厨烹饪,再到市场推广的这条“流水线”上,都可能找到对应的CXO外包服务:
CRO主要负责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外包服务,覆盖靶点筛选、分子设计、药理毒理研究等。类比一下,CRO就相当于“菜品研发外包”,从开发新菜品(药物发现)到组织试吃活动(临床试验)都由它负责。
CDMO主要专注于药物的生产环节,负责药物的工艺开发与生产优化、生产包装等服务。CDMO类似于“中央厨房”,既有确保菜品生产质量稳定的工艺设计,也有菜品的批量生产和包装。
CSO主要致力于新药的市场开拓与销售,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就是把药物推向医药、药店等终端市场。
创新药企的商务拓展
创新药企业的BD(商务拓展),指药企通过战略合作、许可交易、并购等多种方式,力求实现业务增长、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战略目标。具体的工作包括找到合适的买家授权研发项目、谈好价钱促成合作、合作达成后的联盟管理、推动产品商业化等。License-out和New-Co等热门出海模式,均属于 BD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图2可见,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BD出海交易规模持续扩张,无论是交易数量还是金额均呈稳步增长态势。这一趋势背后,既体现了国内创新药企出海开拓市场、提升营业收入的积极探索,也侧面反映出国外大型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和管线质量的认可(BD交易引入方多为国外大型药企),体现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正不断增强。
图2: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数量和金额趋势

License-out(授权引出)模式是近些年中国创新药企赚取现金流的重要途径,该模式下,中国创新药企自主进行药物研发项目,再将项目授权给引入方(如国外大型药企)做后期的临床研发和上市销售,通过里程碑付款(如各阶段临床成功)及商业化后的销售分成获取收益。
打个比方,你做菜有独家配方,但你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渠道去开餐厅,License-out模式就像是你把独家配方授权给大品牌的餐饮机构,对方出钱开店,达到一定目标(如餐厅试菜成功),你就能收钱,菜品卖出去后还能拿分成。
New-Co(新公司)模式一般是由投资机构和药企合作,共同成立一个新公司。与License-out单纯出售项目获取现金流不同,New-Co模式下,创新药企还能拥有新公司的部分股权,共享未来的发展收益。据华西证券研报所述,2024年先后有多家创新药企业成功利用NewCo模式吸引多元化投资,获得现金回报和管线股权。
从CXO专业化分工助力创新药企降本增效,到 License-out、New-Co等BD模式驱动中国创新药企开拓海外市场,这些专业术语为我们展现了创新药行业的生态,助我们能更准确地跟踪行业发展的脉搏。
#创新药还能上车吗?#
$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19666)$
$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19667)$
$易方达港股通医药ETF联接A(OTCFUND|018557)$
$易方达港股通医药ETF联接C(OTCFUND|018558)$
声明
本资料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我们力求本资料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1、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2、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页面相关产品由对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