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节后市场迎开门红,沪指突破3900点创十年新高,板块方面,稀土、核聚变、有色铜强势领涨,其中,稀土大涨7.97%,铜产业大涨6.54%。

铜和稀土的表现,使得工业有色指数表现亮眼,单日大涨8.35%,如下图:

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指数(H11059.CSI)主要覆盖铜 (31.72%)、铝 (19.23%)、稀土 (18.13%) 等重要战略资源,该指数在2024年修订了编制方案,能源金属和贵金属含量相对较低,这使其能有效反映传统工业金属及小金属的供需格局。
经过近期大涨,该指数已经突破前高,打开上升空间,投资方面,目前市场上,仅有一只跟踪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指数(H11059.CSI)的ETF产品,即:工业有色ETF(560860),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先自选关注看看。
后市来看,依然看好工业有色,主要有四方面的利好:
利好一:需求提升——美联储降息
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走弱,提振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需求,铜、铝等工业金属的实际消费需求有望提升。
全球流动性改善,提振风险资产偏好。
利好二:供应受阻——自由港Grasberg铜矿事故
Grasberg矿区是全球第二大铜矿。事故后,自由港宣布不可抗力(暂停履行供应合同),预计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或需到2027年。
这导致供应缺口扩大:预计到2026年底,累计铜产量损失近60万吨
加剧全球铜紧张:与巴拿马Cobre Panama铜矿停产等因素叠加,未来两年全球铜供应压力显著。
全球重要铜矿供应受阻,加剧现货紧张格局,直接推高铜价。
利好三:价格提升——国庆期间铜价大涨
国庆期间铜价大幅上涨,LME铜价于10月6日涨至10800美元/吨,达到逾16个月新高,接近前期高点11104.5美元/吨。
主要还是供应减少所致,据报道智利(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三季度减产)、秘鲁等主要产铜国的铜矿也出现减产事件,共同加剧了铜精矿供应偏紧的局面。
工业有色第一大权重行业是铜,将受益于铜价上涨带来的股价提升,提振市场情绪。
利好四:价值重估——国内"反内卷"政策
国内"反内卷"政策,有望限制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冶炼环节利润,驱动行业价值重估。
这次“反内卷”政策,其核心目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限产保价,而是旨在推动整个行业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深刻变革。
政策强力引导企业竞争从“卷价格”转向 “卷技术”、“卷绿色”和“卷标准”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关注高端材料的研发(如高性能铝合金、高纯金属等),以满足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AI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的需求,
这有望重塑行业格局,提升企业价值。
整体来看,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提振风险资产偏好,再加上供应受阻,需求提升的供需矛盾,工业有色依然大有可为,场内投资者可以逢回调布局工业有色ETF(560860),把握投资机会。
本文为个人观点,观点具有时效性,不作为投资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万家中证工业有色金属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8489)$
#指数操盘手集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