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顺风车# 在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看似来势汹汹,但港股科技却展现独特的韧性。作为中国新经济的代表,恒生科技指数逆势走强,其底层逻辑不仅在于中国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在于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核心地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突破,不仅重构了全球AI竞争格局,更让市场意识到中国科技企业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这一技术革命与港股市场的估值洼地、资金流入趋势形成共振,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布局窗口。从行业格局看,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聚焦的互联网龙头正是这场AI革命的最大受益者。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如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快手等,无一不在AI领域深度布局: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已接入微信生态,美团的即时配送算法日均调度超1亿订单,快手的AI视频生成工具将创作者效率提升3倍。这些企业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数据积累和场景落地能力,正在将AI技术转化为真实的商业价值。相较于硬件重资产的半导体或造车企业,互联网公司的轻资产模式使其在AI应用爆发期更具盈利弹性,2024年恒生互联网成分股净利润增速达38.7%,显著高于恒生科技指数整体水平。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机遇期。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动态市盈率仅20倍,处于近十年13%分位,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价45%。这种低估并非源于基本面恶化,而是市场情绪过度反应的结果:2025年一季度南向资金逆势净流入超720亿港元,创同期历史新高。政策层面同样释放暖意,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列为战略行动,香港《数字经济加速计划》投入500亿港元支持研发,直接利好指数成分股。选择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正是把握这一趋势的高效工具。该基金跟踪的指数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其一,纯粹聚焦互联网与软件服务,前十大权重股占比75%,集中配置AI商业化领军企业;其二,轻资产属性与高成长性并存,成分股研发投入占比普遍超10%,2024年平均营收增速达25%;其三,深度契合AI发展脉络,涵盖大模型训练(腾讯)、云计算(阿里云)、应用场景(美团即时零售)全产业链。基金经理杨坤拥有超10年量化投资经验,管理的科技主题ETF规模超160亿元,其团队对港股科技板块的择时与风控能力历经多轮周期验证。从市场表现看,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53%,大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同期27%的涨幅。在AI技术突破、政策红利释放、估值修复三重复合驱动下,指数潜在上涨空间超50%。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定投或分批建仓参与,既能平滑短期波动风险,又能充分分享中国科技跃迁的时代红利。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C$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