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顺风车# 美国“对等关税”一度引发市场对全球供应链的担忧,但中国科技企业的应对策略让市场看到了新的希望。与2018年贸易战不同,此次中国科技行业已具备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使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占据更有利位置。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对外部算力的依赖,更推动了AI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如智能驾驶、医疗诊断等,为恒生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恒生科技指数的核心成分股,如腾讯、阿里、美团、京东、中芯国际等,在AI领域均有深度布局。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已应用于广告、游戏、云计算等多个业务线,阿里的通义千问则在电商、金融领域加速渗透。由于这些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市场,关税对其直接影响有限,而AI技术的商业化反而可能带来超预期的利润增长。高盛预计,腾讯2025年EPS增速或达14%,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1%。当前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极具吸引力,恒生科技指数PE仅19.81倍,处于近五年7.87%分位,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价显著。南向资金持续加仓,2025年净流入超3700亿港元,外资也在回补中国资产,数据显示全球前40大投资者的中国股票持仓占比已升至2023年三季度以来新高。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聚焦港股科技龙头,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70%,行业分布以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汽车为主,符合AI全产业链的投资逻辑。该指数的高成长性体现在轻资产模式及高研发投入,例如腾讯2024年研发支出超800亿元,持续推动AI技术创新。与恒生科技指数相比,该指数在AI基础设施(如云计算)和应用层(如智能汽车、AI医疗)的覆盖更全面,与当前技术趋势高度契合。从估值修复空间看,若恒生科技指数PE回归至历史均值(约25倍),叠加2025年21.3%的盈利增速预期,市场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基金经理杨坤在海外科技投资方面经验丰富,万家基金在指数化产品管理上亦有较强实力,该基金近3月表现显著跑赢沪深300,展现出较强的超额收益能力。政策环境上,中国对AI的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财政专项拨款助力AI应用落地,监管态度也从“反垄断”转向“鼓励创新”。在AI技术突破、估值低位、政策支持的共振下,该基金是布局港股科技的优选,建议投资者把握本轮科技牛市的入场机会。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C$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