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顺风车# 在特朗普重启“对等关税”政策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一轮剧烈波动,但恒生科技指数却展现出独特的韧性。一方面,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已被市场充分定价;另一方面,中国科技企业凭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突破,正在重塑全球AI产业链格局。DeepSeek-R1的开源特性大幅降低了AI训练成本,使中国企业在算力、算法、应用层全面加速,这为港股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恒生科技指数的核心成分股,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中芯国际等,不仅是国内互联网经济的支柱,更是AI技术落地的关键推动者。腾讯的AI广告优化、阿里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美团的本地生活AI调度系统,以及中芯国际在半导体国产替代上的突破,均显示出这些企业在AI竞争中的核心地位。由于恒生科技企业的业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受关税直接影响较小,而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反而可能带来超预期的盈利增长。当前港股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PE仅19.81倍,处于近十年7.3%分位,较纳斯达克指数折价超50%。与此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累计净买入超3700亿港元,创下2021年以来新高。外资机构如挪威主权基金、高盛等也在加仓中国科技股,显示全球资本对港股科技的重新定价。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紧密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该指数覆盖腾讯、阿里、美团等头部科技企业,前十大权重占比超70%,行业分布集中于互联网、半导体、智能汽车等高成长赛道。由于这些企业普遍具备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特性,其盈利弹性在AI技术赋能下有望进一步释放。腾讯的AI广告业务已推动其广告收入增速回升至18%,超出市场预期。从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动态PE约16-17倍,远低于历史均值,若2025年盈利增速如预期的21.3%兑现,市场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基金经理杨坤在QDII及科技赛道投资经验丰富,万家基金在指数化投资领域亦有较强实力,该基金近1年表现优于同类平均,展现出较强的跟踪能力。政策面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人工智能+”战略,支持大模型研发及算力基建,监管环境亦从“强监管”转向“促发展”。综合来看,在AI技术突破、估值低位、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是布局港股科技复苏的优质工具,建议投资者逢低配置,把握这一轮科技驱动的长期增长机遇。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C$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