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红利当投# 4月偏震荡,我选择均衡配置,科技为矛,红利为盾,同时布局$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C$ 和 $万家中证红利ETF联接C$ 。尽管近期恒生科技指数受市场拖累出现调整,但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突出。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其经济走弱,美元指数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资本正加速撤离欧美及亚洲其他股市。这些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方向,而港股市场,尤其是恒生科技成分股,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中国科技产业持续升级,吸引力显著提升。短期市场波动虽带来压力,但行业盈利改善和科技创新的突破,使得调整后的恒生科技板块成为中长期配置的优选。中国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重塑全球资本市场格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不仅改变了科技产业的竞争态势,更为港股互联网科技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估机会。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作为紧密跟踪港股科技龙头的投资工具,正处于这一历史性机遇的风口浪尖。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汇聚了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等30家港股上市的科技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更在AI技术应用和商业化落地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布为软件服务(39.1%)、专业零售(34.5%)和媒体与娱乐(26.4%),这种轻资产结构使其在AI驱动的数字经济转型中具备天然优势。从估值角度看,当前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市盈率仅为23.29倍,显著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32.31倍,处于近五年29.34%的分位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估值洼地"特征。这种低估状态与港股科技企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在AI技术赋能下,这些企业正经历着降本增效和商业模式升级的双重利好。2025年初以来,随着DeepSeek-R1模型的发布和阿里巴巴与苹果AI合作的达成,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已累计上涨22.28%,远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数17.17%的涨幅,显示出市场对AI赋能下港股科技企业的重新定价。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强劲支撑。2024年全年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8078.69亿港元,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的新高,其中科技龙头成为资金配置的重点。腾讯控股全年回购金额达1120亿港元,占港股总回购额的42%,这种产业资本的大规模介入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底部信号。万家基金在量化投资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基金经理杨坤拥有10.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曾在法国担任量化IT工程师,其管理的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紧密跟踪指数,2024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90%,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91个百分点。政策环境方面,2022年以来互联网监管政策逐步回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调。随着AI技术应用的深入,互联网平台企业正从单纯的流量竞争转向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这种转型将显著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从历史业绩看,该基金近6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14.41%,展现出较强的反弹动能。综合考虑AI技术赋能、估值修复和政策支持三重因素,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基金当前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可通过定投方式参与这轮由AI驱动的港股科技价值重估。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