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红利当投# 在2025年“四月决断”窗口期,市场面临政策验证、业绩披露与经济数据落地的多重考验,投资需兼顾均衡防御与进攻机会。结合历史规律与当前市场特征,操作策略可围绕以下要点展开:
一、均衡配置:防守为主,分散风险
增配红利资产
红利资产: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6.26%,处于近十年91%高位,配置性价比显著。若股息率未明显下降,可布局公用事业、能源等低波动板块,对冲组合风险。
价值与成长风格平衡
历史数据显示,4月大盘价值(如沪深300)上涨概率超60%,消费、金融板块超额收益明显。可配置低估值金融、家电、食品饮料等板块,捕捉政策刺激与消费复苏的修复机会。
成长风格需精选标的:科技成长(如AI、机器人)需验证一季报盈利持续性,若业绩超预期则可加仓,否则维持现有仓位。
二、进攻策略:聚焦政策与业绩双驱动
政策支持的高弹性方向
高端制造与工业母机:受益于AI赋能与反内卷政策,叠加制造业PMI连续扩张(2025年3月达50.5%),业绩修复潜力大。
人形机器人及新能源:政策推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应用场景扩展(如银发经济中的外骨骼机器人)及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或催生主题行情。
周期与资源品机会
有色金属:兼具业绩确定性与科技基础材料属性,全球资产再平衡下供需格局偏紧,铜、铝等品种或持续受益。
电力与能源:市场调整时防御属性凸显,且绿电转型与电价改革提供长期增长逻辑。
三、风险控制与动态调整
关注经济数据与资金动向
4月需验证一季度GDP、PMI等数据是否支撑复苏预期,若数据不及预期,需降低顺周期板块。
外资回流与国内居民资产配置转向权益的趋势可能推动市场从局部行情转向全面行情,密切跟踪北向资金与公募仓位变化。
四、总结:以“守正出奇”应对分化
“四月决断”本质是市场从预期炒作转向基本面定价的过渡期。建议以红利、债基为底仓(占比约50%),辅以消费、金融等价值板块(30%),剩余仓位布局业绩验证通过的科技成长及政策驱动的周期品(20%)。@万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