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红利当投# 自2024年9月底面世以来,中证A500指数基金持续占据市场焦点,截至2025年1月规模已突破3500亿元,基金数量超110只,成为A股宽基指数的“新名片”。这一指数凭借其覆盖新质生产力领域、行业均衡配置及龙头股集聚等特质,被市场誉为“中国版标普500”,甚至被预测规模有望超越沪深300指数基金。进入2025年5月,其强势表现能否延续?我个人认为,在内外资增量资金涌入、政策红利释放及指数自身优势的多重驱动下,中证A500仍具显著投资价值。
2025年,A股市场或迎来天量资金流入。外资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中国科技板块受DeepSeek等创新驱动,国际资本加速回流。德意志银行预计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高盛更是乐观预测MSCI中国指数年内或飙升28%。沙特主权财富基金被曝豪掷3600亿元买入中国核心资产,挪威主权基金亦建议增持中国资产。内资方面,六部门联合推动保险、社保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我大概算了一下,仅保险资金即可带来3700亿至8300亿元增量资金。

一旦A股市场迎来了增量资金,并且买入了A股的核心资产,哪些行业可能会受益?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DeepSeek带动下的科技板块,以及新质生产力行业,比如半导体、AI、计算机、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等;另一方面,是受益于潜在政策利好的传统顺周期行业,比如金融、有色等等。而中证A500指数恰好实现“双线覆盖”: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权重高达59.72%,居主流宽基指数之首;同时兼顾工业(15.3%)、金融(8.2%)等传统领域,形成“科技冲锋+周期托底”的均衡格局。这种配置既能捕捉产业升级红利,又能分享稳增长政策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

还有,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衔接的关键年,政策环境持续宽松,“新国九条”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市值管理新规的落地,进一步夯实中证A500的投资逻辑。指数成分股中破净股超60只,市值管理新规推动下,企业盈利改善与估值修复形成双击。当前中证A500动态市盈率仅12.3倍,低于历史均值,叠加2025年Wind一致预期盈利增速10.62%(高于沪深300的8.2%),安全边际与成长性兼具。

在具体的投资标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中证A500ETF联接(A类:022440;C类022441)。实际上,市场上有很多的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产品,我之所以会重点提及万家基金,核心还是看上了万家基金的管理经验。据我所知,万家基金在产品布局上面已经相当完善,万家基金目前管理72只公募指数基金,管理规模行业前列;产品覆盖A股绝大部分市值,形成以创业板综ETF、国证2000ETF为龙头,涵盖了主动量化、指数增强、场外指数、ETF等多个领域等工具型产品的全方位布局。而且,万家基金还自主开发了专业系统对产品进行监控,确保基金运行的稳定。

总之,作为近年来推出的核心宽基指数,我认为中证A500极有可能成为我们布局中国优质资产的新选择。对于想要提高大A仓位的投资者,我认为可以趁目前震荡企稳之际,把涵盖各三级细分领域龙头股的中证A500指数纳入持仓,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长期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