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决断”如何操作?# #红利当投# 今年头三个月,市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尤其是科技板块表现格外亮眼。随着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一系列国产AI技术的火爆出圈,科技板块内各细分领域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涨,妥妥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不知道大家在这波行情里,有没有及时止盈,把收益稳稳落袋为安呢?
步入4月,市场形势风云突变。特别是4月7日那天,受关税超预期征收这一突发因素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重挫,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引发了连锁反应,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出现大幅下跌。许多基金在一夜之间,就把今年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涨幅消耗殆尽,回吐到几乎归零的状态。
面对这样跌宕起伏的市场局势,在众多投资策略中,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进攻策略——坚定不移地围绕科技主线展开布局,耐心等待合适的投资时机。在我看来,4月7日那次大跌恰恰就是绝佳的“击球点”。所以当天我果断选择加仓,并且计划今年长期持有$万家中证软件服务ETF发起式联接C$。
另外,港股市场相较于A股市场,常常扮演着“先锋队”的角色。在市场波动过程中,港股往往能提前反弹,而且反弹力度更为强劲,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一方面,经历此次市场调整后,从估值绝对值角度来看,目前港股整体仍处于绝对低估的状态。自从ChatGPT在全球范围内掀起AI热潮之后,美股科技巨头率先迎来了一轮市值飙升的狂欢盛宴,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龙头企业累计涨幅高达10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港股十大科技龙头企业的股价显然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从估值 - 盈利层面分析,港股科技龙头企业的平均远期PE(市盈率,21.6x)与美股科技龙头企业(32.3x)相比,存在较大幅度的折价。这意味着港股科技龙头企业在估值方面具备较大的修复潜力,未来估值有望持续回升。
另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近些年来,香港大力推进“科技兴港”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以及设立专项基金等措施,吸引了全球众多科技企业选择赴港进行二次上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有望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
正如众多机构普遍认同的观点:2025年堪称科技大年,科技板块的上升空间极为广阔。当前市场出现的深度调整,实际上正是我们上车布局的大好时机。对于港股科技板块,我特别推荐$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 。这只基金紧密追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精准聚焦30 - 50家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全面覆盖互联网、半导体、算力、AI大模型等当下热门的创新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港股科技投资的优质选择 。 @万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