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关税冲击打开国产化窗口?指数怎么买?》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探讨了关税冲击对国产半导体替代的推动作用。首先,嘉宾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加速了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其次,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市占率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万亿级资金助力国产替代。随后,嘉宾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阵营化特征,强调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供应链本土化,模拟芯片、晶圆代工等领域将迎来黄金期。最后,嘉宾建议投资者通过ETF布局半导体板块,关注上游设备和科创板成长产品,并采用红利资产和半导体设备的双重配置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
1 关税冲击推动国产替代。
徐源认为,关税冲击强化了国产替代的逻辑,尤其是在芯片领域美国对半导体设备加征关税后,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为规避产业断裂风险,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和材料,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2 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加速。
徐源指出,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市占率提升,订单持续增长,模拟芯片供需缺口扩大,设备价格大幅上涨政策层面明确半导体产业为国家核心战略,万亿级资金支持国产替代关税制裁事件将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上游材料、设备及下游封装制造等环节将迎来新机遇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实施对等反制措施,原产地认定规则成为关税税负核心因素。
3 中国半导体政策调整加速国产替代。
徐源介绍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原产地规则调整的背景和影响,指出该政策旨在削弱美系芯片的成本优势,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他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阵营化特征,强调中国通过政策引导供应链本土化从投资机会角度,徐源认为模拟芯片、晶圆代工及设备材料等领域将迎来国产替代黄金期,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和产能扩张优势的龙头企业他还提到中美贸易摩擦对半导体板块的影响,并计划复盘上一轮贸易摩擦中半导体板块的表现,以期为当前投资逻辑提供参考。
4 半导体设备板块走势相似。
徐源分析了半导体设备板块的历史走势与当前市场的相似性,指出国产替代和技术变革是主要驱动力他提到,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超过40%,并有望在今年超过50%在清洗、刻蚀等环节,国产化率较高,而在光刻、离子注入等环节仍有技术壁垒徐源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国产算力的发展,半导体设备需求将持续增长,行业整合和协同发展也将加速,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5 半导体行业长期看好。
徐源指出,半导体行业在国产替代、AI需求增长和政策资金支持下,长期发展逻辑良好他建议普通投资者通过ETF方式布局国产替代板块,以应对半导体设备板块的复杂性和细分方向的差异。
6 半导体设备ETF值得关注。
徐源和范洁推荐了万家半导体材料设备ETF和上证科创成长ETF半导体材料设备ETF聚焦国产替代核心环节,受益于关税反制和自主可控逻辑,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提升上证科创成长ETF则聚焦科创板高科技公司,依托高研发投入和政策红利,具备性价比优势他们建议投资者通过ETF参与半导体板块投资,重点关注上游设备环节和科创板成长产品。
7 半导体板块投资策略建议。
徐源介绍了半导体板块的行情和投资逻辑,建议投资者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采用红利资产和半导体设备资产的双重配置策略,以兼顾成长和稳健他还提到,四月份红利风格有望走强,红利指数中的优质企业具有高股息率和盈利稳定性。
8 红利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徐源和范洁分析了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的投资逻辑,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下,高股息资产因其类债券属性有望吸引长期资金流入他们建议投资者在配置成长风格的同时,关注红利资产的性价比,并采用杠铃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此外,徐源对A股是否进入企稳阶段进行了探讨。
9 A股市场短期风险较小。
徐源分析了A股市场在关税政策后的表现,认为市场整体节奏为超跌反弹,政策面托底决心明显,短期风险较小,但需注意节奏风险他建议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采取逢低买入和分仓策略中长期来看,自主可控和内需逻辑趋势良好,投资者应结合短期节奏风险和中长期逻辑进行资产配置范洁提醒投资者关注半导体板块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和上游领域。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