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扬,沪指涨1.24%,报3931.07点,深成指涨1.75%,报13763.88点,创业板指涨1.77%,报3295.58点,科创50指数更是大幅走高5.59%,报1578.88点。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7152.22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3546.93亿元。截至午盘,全市场3200多只个股上涨,板块方面,有色金属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市场焦点。这种强势不是偶然,背后有清晰的逻辑支撑,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先来看看国际市场的动态。10月8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前一天,国际期货黄金也冲上这一关键点位。国内市场上,多个金饰品牌的价格跟着水涨船高,老庙黄金和老凤祥的足金饰品涨到每克1160元左右,周生生和周大福也分别达到1165元和1162元,刷新了纪录。这种贵金属的强势表现,其实反映了更广泛的市场情绪。有分析指出,这背后主要是几个因素在推动:一是某些国际事件带来的短期不确定性,让投资者对传统避险资产的兴趣增加;二是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持续降息的预期升温,加上全球央行在持续增持黄金,这些都支撑了金价。不光黄金,铜价近期也明显走强,原因在于供给端偏紧,以及像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这类“算力革命”带来的需求增长。整体看,有色金属板块正迎来一波不错的行情。
从我个人观察来看,这波有色金属的上涨,不是短期炒作,而是多重利好叠加的结果。先说供给端,全球范围内,一些主要产区的矿山开采受限于环保政策和运营问题,导致供应增长放缓。比如铜,近年来新矿投产不多,库存水平偏低,而需求端却在回暖。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工业生产和基建项目加速,对铜、铝等工业金属的需求在上升。同时,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比如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对锂、钴和稀土等金属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这可不是瞎猜,数据上就能看出来,近期相关商品价格和股票表现都挺坚挺。另外,货币环境方面,全球多个经济体的宽松政策,为大宗商品提供了流动性支持,降低了持有成本,进一步推高了资产价格。我觉得,这种趋势短期内可能还会延续,因为后续还有事件催化,比如各国刺激政策的落地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这些都可能成为板块继续上行的动力。
综合来看,当前有色金属板块正处在“供给收缩、需求回暖、货币宽松”这三重利好的交汇点。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想参与这波机会,直接买个股风险不小,毕竟行业波动大,选错标的容易踩坑。比较好的方式是分散配置,通过ETF联接基金来布局整个板块。举个例子,像$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C$ (004433),它跟踪的指数覆盖了稀土、工业金属和新能源金属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比如大家熟悉的赣锋锂业、北方稀土等权重股都包含在内。这只基金的历史表现挺亮眼:过去一周,收益率在10%以上;近一个月,涨幅约12%;如果把时间拉长到三个月,回报率超过40%;半年期来看,增长约51%;一年期也实现了接近48%的收益。这种分散投资的方式,既能抓住板块整体机会,又降低了单一股票的风险,适合多数人考虑。
总之,有色金属这波行情有基本面支撑,不是昙花一现。作为投资者,关键是要理性布局,别追高杀低。通过基金工具参与,可能是个更稳妥的选择。未来,我会继续关注相关数据和政策动向,和大家分享更多看法。如果大家对这板块有兴趣,不妨多看看历史表现和指数构成,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分享国庆见闻,晒收益,瓜分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