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13岁啦# 那年夏天,刚满18岁的我收到了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希望。后来一路保研,毕业后来到“榕城”福州打拼。工作三年,咬咬牙买了套小房子,算是给自己在福州安了个小家。背上房贷,生活开支也固定下来,每月工资扣掉这些,剩下的钱躺在银行里,看着那点微薄的利息,总觉得有点亏。钱不多不少,放银行吧,实在不划算,可除了存银行,当时真不知道还能怎么打理这点辛苦钱… 这种状态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钱好像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被“浪费”了。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通过广发银行柜台,了解到了广发基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深入了解,发现广发基金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客户利益为上”,一下子就击中了我。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把钱交给专业的人,为了客户的利益去管理。我慢慢理解了,投资主动基金,其实投的就是基金公司,就是基金经理这个人。我相信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认同他们的理念。这份信任,成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存基金”计划——每月工资一到账,扣除房贷和必要的生活费后,剩下的钱,雷打不动地全部买入基金。
现在我的基金账户里,主要持有刘杰总、霍华明总、张雪总、宋倩倩总管理的基金。这些基金经理各有特色,广发基金经过2018年那场影响深远的投研升级改革后,团队风格更加多元和稳定,这让我更放心。看他们的持仓,价值、成长风格均衡,感觉能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一步,我还想试试广发自家的投顾产品,比如那个“广发股债平衡大师”,听说也是追求稳健增长的路线。
我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就是“存基金”。我看重的不是账户上每天跳动的资产数字,而是我实实在在拥有的基金份额!市场起起落落太正常了,今天涨了明天可能跌,但份额这东西,只要我坚持买,它就是实实在在、只增不减的。我坚信,只要广发基金的专业团队持续努力,他们的基金净值曲线长期来看,一定是朝着东北方向一路新高的。那么,我持有的份额对应的资产,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一路向上。这个理念就像我的定海神针,让我在市场恐慌下跌时,能克服恐惧,坚持买入;也让我在18年、24年两次市场震荡时,都能心平气和地拿住,没有被轻易甩下车。我相信,时间是好公司和好基金的朋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2025年年初,我的儿子出生了!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责任感。我想送他一份特别的、能伴随他成长的礼物——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基金账户。于是,我一次性买入了一只成立超过二十年的——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基金。选择它,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历经多轮牛熊考验,更因为它“稳健增长”的定位非常清晰:股债均衡配置,进可攻退可守。基金经理傅友兴总在管理时强调“不会以很乐观的价格计算未来空间”,注重估值的合理性,这种审慎的态度,非常适合长期持有。我计划着,以后每年儿子收到的压岁钱,都加投进去。等他年满18岁,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就把这个账户交给他自己打理。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关于理财观念和长期规划的传承。希望他未来能理解这份礼物的意义,和广发基金一起成长。
广发基金从2003年成立之初,就将主动权益业务作为核心,二十多年来,产品线日益完备,构建了多资产、多策略、多市场的全能资管能力。他们坚持“研究驱动投资”、“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的投研文化,并且在养老金管理上也秉持“稳健原则”和“长期回报原则”,这些都深深契合我对“长期稳健”的追求。近几年的业绩也印证了他们的实力,比如在2025年,他们在大型基金公司中,权益类基金近一年规模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排名靠前,旗下多只基金表现亮眼。虽然旗下个别基金存在着一些风格漂移现象,但广发基金通过改革,显著提升了风格分布的均衡性和稳定性,这也是我信赖的原因之一。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坚持我的“存基金”之路,看着为儿子挑选的广发稳健增长这只“长跑老将”,陪伴他一起成长。我相信,在广发基金“专业创造价值、客户利益为上”理念的护航下,这份礼物会像他们过去二十多年的历程一样,不断书写新的成长篇章。广发,加油!我们一起成长!@广发基金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