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PK#
一、赛道选择:港股科技,跌出来的“黄金坑”
2024年四季度,我以周定投+底仓模式买入建信恒生科技C(012571),彼时恒生科技指数PE仅15倍,腾讯、阿里等巨头股价较2021年高点腰斩。作为一只纯被动指数基金,它不主动选股、不掺杂主观判断,持仓聚焦港股通标的科技龙头,仿佛为“逆向投资者”量身定制的“价值捕手”。
核心逻辑:
- 估值洼地:当前指数PB 2.8倍,低于近5年中位数,安全边际显著。
- 政策红利:港股通扩容、中概股回流,流动性改善预期强烈。
- 科技底色:AI算力、Web3.0浪潮下,港股科技龙头手握技术专利与数据壁垒。
二、基金亮点:低成本跟踪+高纪律性
1. 跟踪误差控制:0.46%的“精准复制”
近一年跟踪误差仅0.46%,显著优于同类QDII(平均1.2%),完美复刻指数表现。
2. 费率优势:1.3%的综合成本
管理费0.8%+托管费0.2%,C类销售服务费0.3%,综合费率1.3%,低于主动科技基金(平均2.5%)。
3. 团队实力:薛玲的“指数炼金术”
薛玲深耕指数投资11年,团队曾管理百亿级产品,2024年引入股指期货对冲汇率波动,降低港股通T+2交收摩擦成本。
三、未来展望:三大机遇与两大挑战
1. 机遇
- AI革命红利:港股AI龙头(如商汤、美图)商业化加速,或成新增长极。
- 资金南向潮:内地险资、理财子增配港股,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4000亿港元。
- 回购潮托底:腾讯、阿里年回购超千亿港元,直接增厚EPS。
2. 风险
- 地缘政治:中美审计监管博弈或引发流动性冲击。
- 盈利不及预期:若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科技股业绩承压。
四、为什么我看好建信恒生科技C?
1. 低估值+高成长:数字经济是未来十年全球主赛道,港股科技股兼具“便宜”与“稀缺”。
2. 工具属性纯粹:无主动管理干扰,适合“懒人投资”。
3. 团队实力背书:建信基金量化团队近5年超额收益排名行业前10%。
熊猫君有话说:
投资如冲浪,恒生科技指数是那片暗流涌动的海域。建信恒生科技C或许没有A股基金的“暴富神话”,但它给予的,是穿越周期的底气与守得云开的笃定。愿我们都能在波动中守住本心,静待时间的玫瑰绽放。
(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5日,来源:基金定期报告、Wind)
港股潮头浪涌,
科技星火燎原。
指数炼金胜千言,
周投细水长卷。
薛玲掌舵稳舵,
刘明辉策扬帆。
莫道市道多险艰,
静待云开月满。
